见石休排石
作者/朱炳林
明代王应震说:“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遗精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医宗必读》),笔者不避狗尾续貂之嫌,拟加一句“见石休排石”。这来自实践的甘苦之言。
治疗泌尿系结石,按理应当通淋排石,早年,笔者亦着力于此,曾自拟一方,名为“三金草葵排石汤”,取金钱草60克,鸡内金12克,海金沙、车前草、冬葵子各15克,木通10克,以利水通淋,排石化石;牛膝、王不留行各10克,行血化瘀,且木通有宣通血脉之功,冬葵子有滑利通窍之能,牛膝本为下部引经药,能导热下行,得王不留行“走而不停”,催石下行,近20年来以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85例,取得了较好的排石效果。
如此说来,见石排石,不亦宜乎?为何又称“见石休排石”呢?
1977年3月14日,患者徐某曾因右肾区绞痛而两次住院,疼痛呈持续性,不向四周放射,并有尿血、尿频、尿痛等症状,经用杜冷丁、阿托品之类解痉止痛药对症治疗,及三金草葵排石汤后,疼痛解除而出院。出院后仍日服该汤1剂。服至20天,小便排出结石1颗,大小如黄豆。1985年10月2日复发来诊,又予上方5剂,药后腰腹疼痛不已,且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一派肾阴不足、虚火内郁之证,当即置结石于不顾,改投六味地黄汤加芦根30克。3剂后症状好转,6剂后竟又排出绿豆大结石1颗,后以知柏地黄丸调理。在服此丸期间又先后排出绿豆大小结石两颗。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