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里的宝,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一哭闹妈妈就跟着揪心,全家都着急上火。
过去,要是谁家小孩儿不吃不睡的哭嚎,总会有懂这方面的老太太能给“叫叫”,整完就好,非常神奇。
这种情况叫“小儿惊吓”,传到现在,会收惊的人越来越少了。
想要治疗小儿惊吓,首先要排除实病。
婴儿吃不饱或者吃的太饱都会引起不适,导致孩子夜哭,另外一些肠绞痛之类的病情也和小儿惊吓的症状非常相似,要仔细辨别,以医生诊断为准。
那么都有哪些情况容易导致小儿惊吓?
声音。突然出现的巨大响声,比如冬天放鞭炮,夏天打雷,使劲关上门的咣当声,或者东西掉地上发出的很响的声音。
这种声音通常会吓的孩子“一激灵”,就这么一瞬间,会导致孩子睡前哭闹,睡后不踏实。
地点。抱孩子出门,去医院打预防针,或者经过胡同、十字路口时,一股风就能让孩子受惊,也称“掉魂儿”。
这种情况一般会引起发烧、嗜睡、梦中惊醒等症状,不及时处理容易磨出实病。
然后是活物惊吓,很多孩子家里养猫养狗,有的小动物温顺,没什么影响,有的小动物比较活泼,会在婴儿身边来来去去,非常容易吓到孩子。
我大姨就跟我说过一件事,她小时候,有一个小弟弟出生没满月,躺在炕上睡觉,我姥姥养的一只大花狸猫不知道发什么疯,突然间飞快的从孩子身上越过去,然后孩子就抽搐不止,最终没抢救过来,夭折了。
活物惊吓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狗咬、猫抓、老鼠也会咬人,这种惊吓要看实病,然后找专业的师傅来处理一下。
再大点的10岁以内的孩子被吓着,一般是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件被吓坏,非常容易判断和找到原因。
比如去游泳呛水吓着、看见恐怖的电影吓着、看见恐怖的画面,车祸现场等等。
这种情况孩子是有记忆的,很容易烙下心理阴影。
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下楼玩,天黑了我独自上楼回家,看见三楼中屋门开着,这家的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去世了,在屋里挺着,身上盖黄布,头顶贴着符纸。
我当时看见那一幕,感觉脑袋嗡的一下,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拼命的跑回家,吓得当晚就发烧说胡话了,是我爸给我烧的邮票才好。
我到现在都有楼道恐惧症,晚上不敢在楼道里走,做梦也总是在楼道里逃跑,累的不行。
遇到小儿惊吓,该怎么处理?
第一种办法是吃药,有专门治疗小儿惊吓的中药,就是过去总说的“吃点小药儿就好了”,去药店就可以买到。
但是太小的婴儿不能吃,就只能用一些小“法术”。
百天之内的小宝宝要是刚吓着,妈妈就马上摸摸脑袋,说:“摸摸毛,吓不着,摸摸耳,吓一会。”
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其实真的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安神法宝”,比较灵验。
要是孩子夜哭不止,可以去贴个“告示”。红纸黑字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到人多的地方,念的人多了,孩子用不了多久就好了。不过这个办法只用于男孩。
如果是在外面吓着,就揪着宝宝的耳朵说:“小魂小魂上身儿,跟着妈妈回家。”这是防止孩子在外面掉魂儿的。
这种小咒语对于刚刚被吓到,并且惊吓不严重的情况,还算好用。但如果孩子受到惊吓时家长没发现,或者没有第一时间念这个小咒语,又或者惊吓的比较严重,这几个小方法就没有用了。
而且这种小咒语只适用于百天之内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