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枸杞了解吗?
先介绍一下枸杞
枸杞:一源四物 各有所长
陆游有诗曰:“雪霁茆堂钟磐清,晨斋枸杞一杯羹。”虽然很多人知道枸杞子可入药,也可泡茶、煮粥等,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枸杞一源有四药,真可谓全身都是宝。《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可见,枸杞的叶、花、果、根都是良药。
枸杞叶
枸杞叶又名天精草,味苦甘、性凉,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等功效,主治虚劳发热、心烦口渴、目赤肿痛、夜盲障翳、热毒疮肿等病症。现代研究认为,枸杞叶含有维生素C、肌苷、苦香苷、琥珀酸、甜菜碱及多种微量元素,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本草纲目》还介绍了枸杞叶的不同用法,“和羊肉作羹,益人,除风明目。作饮代茶,止渴,消热烦,益阳事,解面毒,与乳酪相恶。汁注目中,去风障赤膜昏痛”。现在人们常采摘新鲜的枸杞叶,切碎后放入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制成枸杞叶茶。此茶冲泡后颜色碧绿,气味芳香。可用枸杞叶、莲子心各3克,加冰糖适量,开水泡服,有养肝明目、清心泻火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采摘新鲜枸杞叶,开水焯过之后,加调味品凉拌食用。
枸杞花
枸杞花,又名长生草,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所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症。枸杞花中所含的甜菜碱具有降血糖作用,枸杞花中锗元素的含量也比较高,能调节免疫,抑制癌细胞增殖。用枸杞花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合高血糖者日常饮用。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证类本草》云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枸杞子中含烟酸、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亚油酸、硫胺素等多种成分,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抗脂肪肝等药理作用。枸杞子常与菟丝子、熟地黄等配伍以补肝肾益精血,也可与菊花、白芍、决明子配伍以养肝明目。
地骨皮
地骨皮为枸杞的根,有传说称多年的枸杞根为神仙的手杖,因此又有“西王母杖”之别称。刘禹锡为此作诗道:“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中医认为,地骨皮具有清退虚热、凉血消蒸、清降肺热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骨蒸潮热、吐血衄血、盗汗等。药理学研究发现,地骨皮含有亚油酸、桂皮酸、甜菜碱等成分,能调节血压、降低血糖,并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中医经典名方泻白散即以地骨皮配伍桑白皮、粳米、甘草而成,功能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喘咳。地骨皮配伍麦门冬、酸枣仁等,方名地骨皮饮,主治“伤寒后虚烦客热,累夜不得眠睡,头痛眼疼迷闷”(《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以上来源:2023-04-13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张海涛 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
----------------------
阳痿病的记载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之为“阴痿”或“阳事不举”,现代医学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应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类药物。此类药物虽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阴茎勃起,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较重的毒副作用,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中西医治疗阳痿各有特色,且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若想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和西医有必要相互借鉴。笔者治疗阳痿擅于起阴而用阳,对于心肾两虚的患者疗效显著,兹总结如下。
《黄帝内经》将阳痿的病因归纳为经营劳心与纵欲无度。《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乃为白淫。”《诸病源候论》认为肾虚为阳痿主要病机,曰:“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曰:“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 肝木不能舒达,亦致阴痿不起。”指出阳痿与肝郁密切相关。现代医家虽然观点不一,但多认为阳痿之病责之肝、脾、肾三脏,故形成多脏辨证论治的诊疗思路。
阳痿的发病有着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笔者将其因归纳为“过用”,而究其“过用”之因,则为“明耗”与“暗耗”。所谓“明耗”是指交合之时年纪尚早,血气未定,心智未全,纵欲无度,伤及心肾二脏;所谓“暗耗”是当今不良信息(图片、音频)等产生的性刺激,在这种刺激下心火妄动,心为君主,君火一动,相火翕然随之,久则二阳俱衰,加之作息无律,劳心过度,故治疗时需要心肾同调,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目前,许多医家认为阳痿是病态的,处方用药以温补命门火为主,采用大剂量淫羊藿、附子、巴戟天等兴阳之药,病人服药之后,虽可迅速恢复性功能,但一停药病情不仅不会缓解,甚则有加重之势。阳痿之人,多肾水不足,大量扶阳药物犹如一团烈火,火旺虽能兴阳,过之则损肾矣。心火妄动肾水受损,烧干阴血,而不可救。故笔者认为阳痿之病,实则是人体出于对于自身的一种保护,肾水、心火本衰于内,心中无刚强之意,以防肾精施泄过度。今之众人,只大补心、肾二火,且服药后不加持护,肾水更损,阴痿难愈。故治此病,必须上补心而下补肾,心肾两旺,后补命门之相火,始能起痿。
在阳痿的治疗上,要活用“阴中求阳”理论,目的是达到起阴用阳的效果。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和而泉源不竭。”在遣方用药上不能单补心肾之阳,纯用温燥之品真阴劫伤,阴为阳之基,孤阳则无生。欲治阳痿之病,需从其本入手,一方面以填精补髓、滋补阴精之物为导;另一方面少加补阳之药,使阴阳二气完成交感,以达到化生精气的作用。“阴中求阳”的代表方剂为右归丸、右归饮、肾气丸、起阴汤。诸方皆重用地黄补肾生精填髓,少佐附子、肉桂等助阳之药,使精化气。
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指出:“熟地,味甘,性温,沉也,阴中之阳,入肝肾二经。生血益精,长骨中脑中之髓。真阴之气非此不生,虚火之焰非此不降。洵夺命之神品,为延龄之妙味也。”肾宜补而不宜泄,补肾之药山茱萸、牛膝等不可为君;杜仲性过于温,可以补肾火之衰,而不可补肾水之乏;熟地阴中之阳的属性与肾水尤为贴合。至于熟地的用量,必用至数两方可奏效。阳主升而阴主降。阳升,故补阳之药少用气易上腾。阴降,若少用阴药,则药味难下达肝肾,故阴药必多用。当今世人多认为熟地性黏滞,易碍脾胃而生痰,常弃而不用,殊不知熟地为生精化气之上品。
患者,男,28岁,2019年6月14日初诊。面色白光白,自诉年少时即近女色,纵欲无度,渐致勃起不坚,不能插入阴道,或稍入片刻,精气即泄,自信全无,甚为苦恼。无晨勃,性欲一般,夜间盗汗,困倦乏力,多尿,白天每小时一次,夜尿2~3次,大便及纳眠尚可,舌体胖大有齿痕,左脉浮大,关尺尤甚,重按豁然,右脉弦硬。既往体健。诊断:阳痿(心肾两虚)。治法:补心益肾,益精填髓。方选起阴汤。
处方:党参15克,生白术30克,巴戟天30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5克,远志5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7剂。
6月22日二诊,患者通过电话复诊,自诉精神转佳,小便次数有所减少,排尿有力,服药期间有晨勃,未行房事,舌脉因未见本人缺失,守上方更服14剂。电话随访,患者服药之后体力、勃起硬度有所增加,已可正常完成性生活,交合时间增加。嘱患者节欲保身,行房有节,处八味肾气丸每日空腹服用。
按:五色主五脏,亡血失精患者多面色白光白,如若面色黧黑,则为命门火衰,肾水上泛。肾主志,主骨而生髓。《素问 灵兰秘典论》篇曰:“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虚阳痿患者自卑者居多,少气懒言,志气难舒,做事犹豫不断,治法宜上补心而下补肾,心肾两旺后再补命门之相火。观起阴汤之处方组成,对阳痿心肾两虚患者尤为适用。方中重用熟地填精益髓,可补肾精;巴戟天、山萸肉补肾之阳;五味子、远志、柏子仁可养心安神;黄芪、党参二味合用,补益中气,气足则可化精;白术入中焦,既可健脾、利水湿,又可防熟地滋腻之性;少加肉桂,取少火生气之意,既可补心火,又可补命门之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不断增加,加班、熬夜、酗酒、纵欲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人们身体,透支着精气,故对于阳痿患者的治疗应考虑社会和心理因素,一方面要以汤药以补心肾为主,填其精、养其髓、充其力;另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引导患者掌握好性生活的频率与时间,惜物以养德,节欲以养神。正如《石室秘录·本治法》曰:“人非心不能宁静致远,非肾不能作强生育。故补心即当补肾,补肾即当补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