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宝,曰精气神,两目有神,眼光清澈,精力自然也旺盛,反之,眼部出现问题,总是要找肝和肾问责的。
《黄帝内经》曰: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肝藏血,只有肝的精血循着肝经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发挥视觉功能。
《黄帝内经》又曰:“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点。”这是从肝功能的角度来讲肝与目的关系。
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损,眼目便可能生疾。比如:
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
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和夜盲。
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畏光流泪、或目赤生翳。
肝阳上亢,则头昏目眩。
肝风内动,则斜视上吊。
因此,眼目问题是肝脏病变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
另外,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故中医有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的说法。
因此,治疗眼部疾病,又往往从肾入手。
肝肾问题一解决,这个眼疾方便大功告成了吗?
出自《饲鹤亭集方》的六黑丸来告诉你。
组成:望月砂4两,夜明砂4两,女贞子3两,马料豆3两,黑脂麻3两,大枣6两。
此方平肝滋阴,明目养精,常服益寿延年。主一切目疾,无论远年近日,昏睛散光,风热赤烂。
昏睛,指视物模糊。散光或近视,都属昏睛。
风热赤烂是因风湿热邪蕴结眼睑所致。相当于西医的眼睑炎。
方中望月砂和夜明砂均用药4两,前者为兔兔的干燥便便,后者为蝙蝠的便便。
均属肝经,望月砂并属肺经,去翳明目。夜明砂清肝明目。
两味药均性味辛寒,辛可发散,寒可散郁热,对多种眼部疾患,如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等有效。
女贞子、马料豆、黑脂麻各3两,也均和肝肾相关,助望月砂和夜明砂增强明目疗效。
女贞子味甘、微苦涩,归肝肾经。是有名的补虚药,补阴药。可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及阴虚发热等的治疗。
马料豆就是通常所称的黑豆,不过以籽粒较小的黑豆,也就是野黑豆药用功效佳,性味甘,平。具有补肾益肝,祛风明目等功效。
黑脂麻,就是黑芝麻啦,性味甘平,甘可补中,平性性格温和,养肝补肾的效果杠杠的。可缓肝明目,治肝肾不足,解热毒,润五脏。
最后,用量最多的大枣,正是六黑丸的点睛之笔。
《黄帝内经》说,九窍不利,都是脾胃的原因,眼睛属于九窍,而大枣正属脾胃经。
同时,脾统血并主运化,脾不好,就无法统摄血液并运化水湿到头目。所以属脾胃经的大枣的出现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不可少的一剂用药。
如今很多人都有近视,而近视的原因,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均可引起。
过用目力,久视伤血,血伤气损,以致目中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辨证可观舌苔,舌质淡,苔薄白。
肝肾两虚,禀赋不足,神光衰弱,光华不能远及而仅能视近。辨证为舌质淡,脉细弱或有腰膝酸软之表现。
此方用药,大枣可补血不足,明目养精。前五味药可补肝肾两虚,平肝滋阴,不正是以上情况的对症方吗?
难怪创制方剂的医生自信地说可治一切目疾呢!对了,方下还说常服常服可益寿延年,黑芝麻,大枣这些材料,正具有此功效呢!
用法用量:将上药打成粉末,大枣打烂,用米糊或面糊收拢,制成如跳棋大的丸剂服用。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屈光不正方
(陈达夫,成都中医学院)
【组成】楮实子、菟丝子各25g,茺蔚子10g,枸杞子、木瓜、青皮各15g,紫河车粉、寒水石各10g,五味子6g,三七粉3g
【主治】近视,肝肾两虚型。症见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不清,全身可无明显不适,或可见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滋阴养血和解汤
(庞赞襄,河北省人民医院)
【组成】生地30g,夏枯草15g,枸杞子12g,麦冬、沙参、半夏、黄芩、柴胡、荆芥、防风、香附各10g,当归、白芍各5g,甘草3g
【主治】近视及视力疲劳,气滞血阴两虚型。症见能近怯远,胸胁苦满,手足心热,面色晄白,失眠多梦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滋阴解郁开窍方
(庞赞襄,河北省人民医院)
【组成】麦冬、天冬、枸杞子、五味子、生地、石菖蒲、远志、防风各10g,细辛、甘草各3g
【主治】青少年近视,阴虚气滞型。症见视远物不清,五心烦热,肢体乏力,善太息,舌红,脉弦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熟地丸
(庞赞襄,河北省人民医院)
【组成】熟地、生地、麦冬、天冬、淮山药、茯苓、枸杞子、石斛、酸枣仁各15g,桔梗、柴胡、五味子、远志各15g,车前子30g,细辛、甘草各3g
【主治】高度近视或高度近视引起的玻璃体混浊,阴虚型。症见视物不清,兼见头晕耳鸣,肢体酸软,烦热盗汗,夜寐多梦等症。
【制法】上药烘干,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用法】每次1丸,日服2丸。
加味定志丸
(张皆春,山东省阳信县中医院)
【组成】高丽参3g,石菖蒲1.5g,茯神、远志、炙甘草各6g,当归、生地各9g
【主治】近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定志磁石丸
(肖国士,湖南中医院)
【组成】党参、茯苓、磁石、菟丝子、草决明各15g,远志、石菖蒲、菊花、肉苁蓉各10g
【主治】近视及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心阳不足型。症见视近清楚,视远模糊,全身无明显不适,或见面色晄白,心悸神疲,舌淡脉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或制成丸剂服用。
治疗近视的经验方5则:
定志丸加味
【组成】党参12g,远志6g,石菖蒲6g,茯苓15g,枸杞子15g,白蒺藜12g,草决明10g,青葙子10g,丹参15g,黄芪15g
【主治】假性近视或中低度近视,视远不清,视近清楚,兼见头昏,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质淡苔白,脉沉缓或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五味异功散加味
【组成】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6g,炙甘草6g,黄芪15g,升麻10g,葛根15g,远志6g,石菖蒲6g
【主治】中、低度近视。远视力下降加速,兼见头昏神疲,食少体瘦,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八珍汤加味
【组成】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6g,熟地15g,当归10g,白芍12g,黄芪15g,枸杞子15g
【主治】病后体虚及轻中度近视。远视力迅速下降,兼见头昏眼胀,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淡少苔,脉细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补肾磁石丸加减
【组成】石决明15g,菊花10g,煅磁石15g,肉苁蓉12g,菟丝子10g,枸杞子15g,丹参15g,黄芪15g
【主治】高度近视。远视力严重障碍,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眼底有退行性改变及玻璃体液化混浊,黄斑变性出血者。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或制成丸剂服用。
柴胡疏肝散加味
【组成】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甘草6g,香附12g,川芎6g,石决明15g
【主治】散光及调节性视疲劳。视久眼胀头昏,眉骨酸痛,性情急躁,或妇女更年期,舌质暗红,少苔,脉弦或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治疗花眼的经验方6则:
芪贞汤
【组成】黄芪60g,女贞子30g,当归、桃仁、红花各10g,枸杞子、牛膝、续断、菊花各15g,甘草、地龙各10g
【主治】眼部疲劳,花眼,肝肾两虚型。症见花眼,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胸闷气短,舌红,脉细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加味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甘草、龙骨各1.5g
【主治】花眼,营血虚弱型。症见视近物模糊,可无全身不适,或见气短乏力,心悸神疲等症。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水制成浸膏。日3次,每次1.5g口服。
明目地黄汤
【组成】枸杞子10g,菊花9g,生地、熟地各20g,山药15g,泽泻、山萸肉、丹皮各12g,女贞子、旱莲草各30g,决明子、红花、赤芍各9g
【主治】花眼,视力减退,肝肾阴虚型。症见视物模糊,夜间明显加重,兼见头昏目眩,耳鸣心烦,口干咽燥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益气滋阴明目汤
【组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丹参、银柴胡、生地、熟地、山药、枸杞子、焦曲、磁石、山栀各10g,升麻、五味子、甘草各3g
【主治】花眼,视力减退,气阴两虚型。症见气短乏力,食欲减退,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淡红,脉濡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桃花煎
【组成】桃仁9g,红花3g
【主治】花眼,瘀血阻滞型。可无全身不适,或症见头痛,眼眶局部酸痛,舌红有瘀斑,脉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化裁
【组成】熟地15g,山药15g,丹皮10g,茯苓10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石决明15g,枸杞子15g,旱莲草15g
【主治】远视或老花,视远尚清,但不能持久,视近模糊不清,兼见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稍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独特疗法调治近视花眼》,相世和、王微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0.6。
中医讲究千人千方、辨证施治。未经医生诊断,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