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伏苓
土伏苓,中山民间叫米仔头,还有些地方的土名叫冷饭坨、金钢簕、饭团根、山猪粪、毛尾薯、仙遗粮。
土伏苓是一种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好东西。《纲目》曰其:“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用于清除湿热、痈肿、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还能防治麻疹。据说土伏苓还有抗肿瘤的作用。
土伏苓1
土茯苓的性味
《本草图经》:"味甘,性凉,无毒。"
《滇南本草》:"性平,味苦微涩。"《纲目》:"甘淡,平,无毒。"
归入肝经、胃经。
清热祛湿土茯苓膏
炎炎夏日,南方气候湿热,这时吃一碗冰镇土茯苓膏,既防暑降温,又清热除湿。
材料:鲜土茯苓适量、鲜茅根草适量、白凉粉50克
土伏苓2
做法:
1)土茯苓刨皮洗净切片、茅根洗净,放锅里加水约3000毫升煲约一个半小时即可;
2)取大约200毫升茯苓水放凉,然后倒入50克的白凉粉拌至无粉粒;
3)剩下的茯苓水加热煮开,然后将凉粉水倒入,边倒边搅拌;
4)凉粉水拌入后调至中火煮,继续搅拌至沸腾即可;
5)倒入准备好的容器中放至完全凉透。
土茯苓膏
这时清热去湿、爽滑可口的土茯苓膏就大功告成了~
土茯苓膏放凉后可以马上吃。不过冰镇的土茯苓膏风味更佳。
吃土茯苓膏的时候,按个人口味,加入炼奶、淡奶、蜂蜜随意。
龟苓膏
小贴士
1、喜欢吃硬一点的可减两百毫升水,喜欢软一点的适当加多一两百毫升水,但不能加太多,不然凝固不了了;
2、调凉粉水的时候,使用的土茯苓水必须完全放凉,不然凉粉倒进去会结块;当然也可用凉开水调凉粉水;
3、煮土茯苓膏的时候,一定要边倒边搅拌,不然会结块;
4、煮水的时候可只加土茯苓,但加入茅根清热解毒。当然还可以加入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甘草调制。
超市里卖的龟苓膏粉里也加入了土茯苓,不过分量不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