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偏方秘方
>>
药茶偏方
>>
查看详情
古今药茶1000方(下)500-l000
2019-02-08 09:17:15
501.紫旋茶
原料:紫菀5、旋复梗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气,消痰通痹。
用途:痰壅阻肺咳喘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502.川贝茶
原料:川贝母5、绿茶3。
用法:用200水煎煮川贝母至水沸後,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润肺,化痰止咳。
用途:咳嗽痰多;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来源:传统药茶方。
503.贝杏甘茶
原料:川贝母3、杏仁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350水煎煮川贝母、杏仁、甘草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肺祛痰止咳。
用途:肺热咳嗽多痰、咽中乾。
来源:《圣济总录》。
504.贝冬茶
原料:川贝母3、款冬花3、麻黄1、杏仁2、甘草3、绿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川贝母、款冬花、麻黄、杏仁至水沸後,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止嗽。
用途:风寒咳嗽;慢支炎。
来源:《圣济总录》。
505.贝桔茶
原料:川贝母3、桔梗3、紫菀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川贝母、桔梗、紫菀的煎煮液350,冲泡甘草、花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嗽。
用途:外感风寒咳嗽喘急不癒,欲成肺蒌。
来源:《圣惠方》。
506.贝薄茶
原料:川贝母3、薄荷3、桔梗3、山豆根1、荆芥3、绿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川贝母、桔梗、山豆根、荆芥至水沸後,冲泡薄荷、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祛痰消肿。
用途:喉痹肿胀。
来源:《本草切要》。
507.白前茶
原料:白前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肺祛痰,降气止嗽。
用途: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508.白前桑皮茶
原料:白前5、桑白皮3、桔梗3、甘草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咳。
用途:久咳痰浓稠。
来源:《近效方》。
509.白前香茶
原料:白前5、香附3、青皮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止痛。
用途:跌打损伤胁肋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0.二前茶
原料:白前5、前胡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降气,祛痰止咳。
用途: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外感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1.百部茶
原料:百部5、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润肺气,止咳,杀虫。
用途: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慢支炎喘咳。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2.百杏茶
原料:百部5、杏仁3、麻黄1、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宣肺气,祛痰止嗽。
用途:寒饮壅肺咳嗽有痰。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论》。
513.百部止嗽茶
原料:百部3、白前3、桔梗3、紫菀3、橘红3、绿茶5。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止咳。
用途:寒邪侵于皮毛、肺失宣降咳嗽不止。
来源:《医学心悟》。
514.百部姜茶
原料:百部3、生姜3、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并饮至味淡。
功能:温肺止咳。
用途:肺寒咳嗽痰多稀清。
来源:《补缺肘後方》。
515.百部薏冬茶
原料:百部3、薏苡仁3、麦冬3、百合3、地骨皮2、绿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百部、薏苡仁、麦冬、百合、地骨皮至水沸後,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润肺养阴,止咳清热。
用途:久咳不已,伤津耗气,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咳吐痰涎、胸胁胀满。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6.百部芩丹茶
原料:百部3、黄芩1、丹参2、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肺下气,清热活血。
用途:肺结核;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7.百部紫茶
原料:百部3、紫菀3、白前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润肺气,化痰止咳。
用途:肺气壅实,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8.百味茶
原料:百部3、五味子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肺肾气,止咳嗽。
用途:叹嗽日久,肺肾不足;老年慢支炎体虚久咳。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9.款冬花茶
原料:款冬花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用途:咳嗽喘息;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520.款冬贝茶
原料:款冬花5、川贝母2、桑白皮3、五味子3、甘草3、花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款冬花、川贝母、桑白皮、五味子至水沸後,冲泡甘草、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止咳。
用途:暴发咳嗽咳痰。
来源:《圣济总录》。
521.款冬百合茶
原料:款冬花5、百合3、生姜3、花茶3。
用法:用款冬花、百合、生姜的煎煮液350,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止咳止嗽,润肺养阴。
用途:咳嗽不止,痰中有血。
来源:《济生方》。
522.半夏茶
原料:半夏10、花茶3。
用法:用半夏的煎煮液300,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用途:痰湿饮停,咳喘痰多、呕吐、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痈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523.半夏姜茶
原料:半夏5、生姜3、花茶3。
用法:用半夏、生前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温化水湿。
用途:心下有寒饮、不渴欲呕。
来源:《金匮要略》。
524.半茯茶
原料:半夏5、茯苓3、生姜3、花茶3。
用法:用350水煎煮半夏、茯苓、生姜至水沸後,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运化水湿,和中止呕。
用途:卒呕吐、心下痞、眩晕心悸。
来源:《金匮要略》。
525.半参茶
原料:半夏5、人参3、乾姜3、花茶3。
用法:用350水煎煮半夏、人参、乾姜至水沸後,冲泡花茶後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温中止呕。
用途:妊娠呕吐不止。
来源:《金匮要略》。
526.夏风茶
原料:半夏5、防风3、甘草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救厥。
用途:痰厥头晕、肢冷。
来源:《卫生家宝方》。
527.半夏参茶
原料:半夏5、太子参38、代赭石3、花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半夏、太子参、代赭石至水沸後10分锺,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痰降气止呕。
用途:顽固性呕吐;食道癌、胃癌、贲门失驰缓症等病属痰瘀中阻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528.陈皮茶
原料:陈皮10、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调中;抗炎,抗溃疡,利胆。
用途:水湿停聚胁肋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秽逆、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529.陈术茶
原料:陈皮5、白术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健胃。
用途:脾胃不调腹部胀满、饮食无味。
来源:《鸡峰普济方》。
530.陈枳姜茶
原料:陈皮5、枳实3、生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10分锺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开胸理气。
用途: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不舒、咳嗽。
来源:《金匮要略》。
531.陈姜茶
原料:陈皮5、生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运脾。
用途:乾呕哕气,手足厥冷。
来源:传统药茶方。
532.陈甘茶
原料:陈皮5、甘草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消肿。
用途:急性乳腺炎;産後催奶。
来源:《纲目》。
533.橘红茶
原料:橘红5、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痰散结,宽中利气。
用途:风寒痰嗽、恶心、吐清水、胸腹胀闷。
来源:传统药茶方。
534.橘红夏茶
原料:橘红5、半夏3、乌梅1枚、生姜3、甘草3、乌龙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橘红、半夏、乌梅、生姜至水沸後,冲泡甘草、乌龙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用途: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痰多色白、头眩心悸;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535.厚朴茶
原料:厚朴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下气,燥湿祛痰;抗菌。
用途: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饮食不消;痰饮咳喘;寒湿泻痢。
来源:传统药茶方。
536.厚朴三物茶
原料:厚朴5、枳实3、大黄1、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10分锺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通滞。
用途:腹满痛、大便难解。
来源:《金匮要略》。
537.平胃茶
原料:厚朴5、苍术3、陈皮3、生姜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400水煎煮厚朴、苍术、陈皮、生姜至水沸後,泡甘草、花茶饮用。也可用300开水直接冲饮。
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用途:湿阻脾胃所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哕、嗳气吞酸、肢重倦怠;慢性胃炎。
来源:《博济方》。
538.厚槟茶
原料:厚朴5、槟榔5、乌梅2枚、绿茶3、白糖10。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或用厚朴、槟榔、乌梅的煎煮液冲泡茶、糖饮用。
功能:理气杀虫。
用途:虫积腹痛、消瘦。
来源:《保赤全书》。
539.厚朴姜茶
原料:厚朴5、生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温中。
用途:脾胃虚寒泄泻清稀水。
来源:《鲍氏小儿方》。
540.朴连茶
原料:厚朴5、黄连1、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清胃。
用途:食谷不化、嘈杂下利久不癒。
来源:《梅师集验方》。
541.枳壳茶
原料:枳壳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破气消积,祛痰。
用途: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呕逆噫气、下利。
来源:传统药茶方。
542.枳香茶
原料:枳壳5、木香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降气。
用途:外感寒邪呃逆噫气。
来源:《本事方》。
543.枳甘茶
原料:枳壳5、甘草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解毒。
用途:热滞下利。
来源:《婴童百问》。
544.枳连茶
原料:枳壳5、黄连3、乌梅2枚、花茶3。
用法:用枳壳、黄连、乌梅的煎煮液350,冲泡花茶後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理气清热止血。
用途:大便下血;胃中热烦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545.枳升茶
原料:枳壳5、升麻3、党参3、黄耆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枳壳、升麻、党参、黄耆的煎煮液400,冲泡甘草、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益气升阳。
用途:直肠脱垂;中气下陷食差乏力;子宫脱垂。
来源:传统药茶方。
546.白果茶
原料:白果5、花茶3。
用法:用250水煎煮白果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敛肺气,止咳喘,缩小便,利带浊;抗菌,抗结核。
用途:哮喘痰嗽;白带;遗精;淋病;遗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547.白果夏茶
原料:白果5、半夏3、苏子3、桑白皮2、杏仁2、花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白果、半夏、苏子、桑白皮、杏仁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
功能:宣肺祛痰止咳。
用途:咳嗽痰多、喘息不止;久喘肺虚。
来源:《摄生众妙方》。
548.旋复花茶
原料:旋复花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痰行水,下气软坚。
用途:痰结胸中、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噫气不除;水肿;乳汁不通;乳痈;牙痛。
来源:《滇南本草》。
549.旋复葱茶
原料:旋复花5、葱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运水。
用途:妇女小産漏下不止。
来源:传统药茶方。
550.旋夏茶
原料:旋复花5、半夏3、茯苓3、青皮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除痰,消痞止呕。
用途: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硬。
来源:《産科发蒙》。
551.旋杷茶
原料:旋复花5、枇杷叶3、川芎2、细辛0.5、前胡2、花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前胡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运脾祛湿,化痰。
用途: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
来源:传统药茶方。
552.旋天茶
原料:旋复花5、天麻2、菊花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痰,利头目。
用途: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晕旋。
来源:《本草汇言》。
553.旋英茶
原料:旋复花5、蒲公英3、白芷3、青皮3、甘草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10分锺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祛痰,消痈散结。
用途:乳痈乳岩;急性乳腺炎;乳癌溃烂。
来源:《滇南本草》。
554.射乾茶
原料:射乾3、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痰散血,降火解毒;抗菌,消炎。
用途: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瘰疬结核;痈肿疮毒;妇女经闭。
来源:传统药茶方。
555.射山茶
原料:射乾2、山豆根1、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
用途: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来源:《袖珍方》。
556.射乾翘茶
原料:射乾2、连翘3、夏枯草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途:热毒结聚瘰疬结核;痈疡肿痛。
来源:《本草汇言》。
557.马勃茶
原料:马勃2、绿茶3。
用法:用1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抗菌。
用途:喉痹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咳血吐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558.清金风芩茶
原料:防风1.5、黄芩2、桔梗2、知母2、生甘草3、绿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防风、桔梗、知母、黄芩至水沸後,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表清热止咳。
用途:素体阴亏内热,感受外邪以致发热、咳嗽、咽乾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559.止嗽金沸茶
原料:金沸草2、前胡2、桔梗2、陈皮1、款冬花2、绿茶5。
用法:用450水煎煮前胡、桔梗、金沸草、陈皮、款冬花後,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理气化痰,肃肺止咳。
用途:痰湿内蕴,肺失宣降,咳嗽痰多、口淡无味、倦怠食少。
来源:传统药茶方。
560.清肺理嗽茶
原料:瓜蒌皮2、前胡1.5、酒芩1.5、桔梗2、甘草3、绿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前四味药,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锺即可。也可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能: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用途: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五)益心安神茶
561.酸枣仁茶
原料:酸枣仁5、花茶1。
用法:用酸枣仁的煎煮液150,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以煎煮液代茶饮。
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降压。
用途: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来源:传统药茶方。
562.酸枣参茶
原料:酸枣仁5、人参2、茯苓2、花茶1。
用法: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的煎煮液250,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养阴敛汗。
用途:失眠盗汗。
来源:《普济方》。
563.酸枣竹茶
原料:酸枣仁5、竹叶3、花茶1。
用法:用酸枣仁的煎煮液200,冲泡竹叶、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安神。
用途:睡卧不安、心多惊悸。
来源:《圣惠方》。
564.酸枣丹茶
原料:酸枣仁5、丹参3、花茶1。
用法:用酸枣仁、丹参的煎煮液250,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除烦,养血活血。
用途:冠心病伴虚烦失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565.酸枣石茶
原料:酸枣仁5、代赭石3、花茶1。
用法:用300水煎煮酸枣仁、代赭石至水沸後10分锺,冲泡茶饮。也可不用茶。
功能:养血,重镇安神。
用途:阳燥动神不安舍所致失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566.酸枣连茶
原料:酸枣仁5、黄连18、花茶1、糖1。
用法:用酸枣仁、黄连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养血安神,清心除烦。
用途:心血不足、心火亢旺所致心神不安之烦燥难眠、口腔溃疡、口苦。
来源:传统药茶方。
567.龙眼茶
原料:龙眼肉10、花茶1。
用法:用龙眼肉的煎煮液250,泡茶饮。也可不用茶,以煎煮液代茶饮。
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
用途:心脾气血虚弱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
来源:传统药茶方。
568.龙眼参茶
原料:龙眼肉5、西洋参2、花茶1。
用法:用龙眼肉、西洋参的煎煮液300,泡茶饮。也可不用茶。
功能:益气血,宁心神。
用途:体虚失眠;産妇临盆前饮用可助力。
来源:《随息居饮食谱》。
569.龙眼姜茶
原料:龙眼肉5、生姜3、红茶3。
用法:用龙眼肉、生姜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
功能:益脾温中止泻。
用途:脾虚泄泻、腹冷痛。
来源:《泉州本草》。
570.百合茶
原料:百合10、绿茶3。
用法:用百合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安神,润肺止咳。
用途:热病後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肺痨久嗽、咳唾痰血;脚气浮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1.百合冬姜茶
原料:百合5、款冬花3、生姜3、绿茶3。
用法:用百合、款冬花、生姜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
功能:润肺祛痰。
用途:咳痰不止、甚则痰中带血。
来源:《济生方》。
572.百合固金茶
原料:百合5、生地3、当归2、川贝1、桔梗2、花茶3。
用法:用450水煎煮百合、生地、当归、川贝、桔梗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滋阴润肺。
用途: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手足烦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3.百合酸枣茶
原料:百合5、酸枣仁3、花茶1。
用法:用百合、酸枣仁的煎煮液300,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养心安神。
用途:神经衰弱、虚烦失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4.百合生地茶
原料:百合5、生地3、花茶1。
用法:用百合、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用途:心肺阴虚所致心烦不寐、虚烦惊悸、精神失常、口来源:传统药茶方。
575.百合知母茶
原料:百合5、知母2、花茶1。
用法:用百合、知母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润肺清心安神。
用途:阴虚内热所致失眠、心悸、头晕、午後低热、手足出汗、面潮红;肺痨咳嗽。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6.合欢花茶
原料:合欢花5、花茶1。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可不加茶。
功能:安神,理气。
用途: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7.合欢连茶
原料:合欢花5、黄连1、官桂1、夜交藤2、花茶1。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可不加茶。
功能:交通心肾,清心安神。
用途: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口乾口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8.合欢芍茶
原料:合欢花5、白芍3、花茶1。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可不加茶。
功能:养血柔肝,解郁安神。
用途:肝郁不舒,心情不畅之失眠;营血亏虚所致心神不安、精神恍惚;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兼精神抑郁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579.合欢贝茶
原料:合欢花5、川贝2、花茶3。
用法:用合欢花、川贝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开郁化痰安神。
用途:痰郁生热燥咳、烦乱不宁。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0.合欢太子茶
原料:合欢花5、太子参28、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调肝,养心宁神。
用途:气阴两虚所致眩晕、短气、喘息、心悸、不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1.夜交藤茶
原料:夜交藤5、花茶1。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可不加茶。
功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用途:失眠多梦;劳伤;血虚身痛;痈疽;瘰疬。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2.柏子仁茶
原料:柏子仁5、花茶1。
用法:用柏子仁的煎煮液200茶。可去茶。
功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用途:心血不足之失眠、盗汗、遗精、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3.柏子养心茶
原料:柏子仁5、枸杞3、当归28、石菖蒲2、茯神2、花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柏子仁、枸杞、当归、石菖蒲、茯神至水沸後,泡茶饮用。可不用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补肾养阴,宁心安神。
用途: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难眠多梦、健忘、遗精。
来源:《体仁汇编》。
584.莲子茶
原料:莲子10、花茶3。
用法:用莲子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可不用茶。
功能:养心益肾,健脾涩肠。
用途:心肾阴虚,夜少眠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赤白带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5.莲子清心茶
原料:莲子5、黄芩1、麦冬2、地骨皮2、车前子2、花茶2。
用法:用500水煎煮莲子、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火,除湿热。
用途:心火上炎,湿热下注,小便涩赤、淋浊崩带、遗精。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6.莲甘茶
原料:莲子5、甘草3、绿茶3。
用法:用莲子、甘草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
功能:清热利小便。
用途:心经虚热,小便赤浊。
来源:《仁斋直指方》。
587.莲龙茶
原料:莲子5、龙骨3、益智仁28、绿茶3。
用法:用莲子、龙骨、益智仁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煎煮时间至水沸後10分锺。
功能:清心涩精。
用途:小便白浊;梦遗泄精。
来源:《奇效良方》。
588.莲香茶
原料:莲子5、丁香0.2、白茯苓3、花茶3。
用法:用莲子、丁香、白茯苓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饮至茶味淡。
功能:温中养胃。
用途:産後胃寒咳逆,呕不食。
来源:《妇人良方》。
589.远志茶
原料:远志5、花茶1。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不用茶。
功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郁。
用途:惊悸、健忘、失眠、梦遗;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0.远菖茶
原料:远志5、石菖蒲1、茯苓2、人参2。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能:补心宁神。
用途:心气不足,忧愁悲伤、神志不宁。
来源:《古今录验》。
591.远益茶
原料:远志5、益智仁3、茯苓3、大枣3枚、花茶3。
用法:用300水煎煮远志、益智仁、茯神、大枣至水
沸後,冲泡花茶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心化浊。
用途:小便赤浊淋漓。
来源:《朱氏集验医方》。
592.远杏茶
原料:远志5、杏仁3、紫菀3、甘草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咳。
用途: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3.枣仁灯心茶
原料:炒热枣仁6、灯心1、花茶1。
用法:用250水煎煮枣仁、灯心至水沸後泡茶饮用。也可去茶。
功能:养心安神,清心除烦。
用途:虚烦失眠、惊悸怔忡。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4.二神茶
原料:茯神5、炒神曲2。
用法:用200水煎煮沸後代茶饮。
功能:健脾消食,养心安神。
用途:心脾两虚、体倦食少、心悸失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5.加味参莲茶
原料:党参5、茯神4、煅龙齿1.5、莲子5。
用法:用300水煎煮,水沸後再煎10分锺。代茶饮。
功能: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用途:心脾两虚,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6.育神茶
原料:茯神3、炒枣仁2、远志1、半夏2、竹茹2。
用法:用350水煎煮沸後代茶饮。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养心,清化痰热,安神除烦。
用途:心脾两虚,痰热内扰,失眠、心悸。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7.和胃安神茶
原料:茯神3、焦枣仁3、陈皮1、炒谷芽2、壳砂0.5、甘草3。
用法:用350水煎煮沸後代茶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心安神,健脾开胃。
用途:心神不安,心悸、失眠、食少纳呆。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8.柴胡茶
原料:柴胡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解热,镇静,镇痛,降压。
用途:少阳症寒热往来(即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599.小柴胡茶
原料:柴胡5、黄芩3、半夏3、党参2、甘草3、绿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至水沸後,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和解少阳。
用途: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冷热交替、胸胁胀痛、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乾、目眩眼花。
来源:传统药茶方。
600.柴甘茶
原料:柴胡5、甘草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解少阳,解肌。
用途:邪入经络体虚瘦弱、恶寒发热。
来源:《本事方》。
601.柴风茶
原料:柴胡5、防风3、陈皮2、白芍2、甘草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疏肝解肌。4用途: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
来源:《本事方》。
602.柴胡赤芍茶
原料:柴胡5、赤芍3、枳壳2、香附2、甘草3、花茶3。
用法:用3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理气,祛瘀止痛。
用途:肝气左胁痛。
来源:《医医偶录》。
603.柴胡清肝茶
原料:柴胡5、黄鬭1、山栀2、白芍2、青皮2、花茶3。
用法:用3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郁。
用途:肝经郁火、内伤胁痛。
来源:《症因脉治》。
604.柴胡胡连茶
原料:柴胡5、胡黄连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调肝,退虚热。
用途:盗汗、往来寒热。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605.柴茅甘茶
原料:柴胡5、白茅根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退黄。
用途:黄疸;乙型肝炎。
来源:《传家秘宝方》。
606.柴车茶
原料:柴胡5、车前草3、决明子3、甘草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疏肝,利尿退黄。
用途:乙型肝炎身发黄;小便赤黄、短涩。
来源:《圣惠方》。
607.柴蒿茶
原料:柴胡5、青蒿2、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解芳化,解少阳热。
用途:寒热往来、汗出不彻;潮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608.柴芩茶
原料:柴胡5、黄芩1、绿茶3。
用法:用3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解退热,通滞宣达。
用途:急慢性肝胆炎症;眼部炎症;盆腔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609.柴牡茶
原料:柴胡5、牡蛎3、绿茶。
用法:用300水煎煮柴胡、牡蛎至水沸後10分锺,冲泡绿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软坚。
用途:慢性肠炎;闭汗症;肝炎;胃炎;神经衰弱。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0.柴芍茶
原料:柴胡5、白芍3、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胃肠炎;乳房胀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1.柴郁茶
原料:柴胡5、郁金3、香附3、白芍3、橘叶2、绿茶5。
用法:用水350煎煮柴胡、郁金、香附、白芍、橘叶至水沸後,冲泡绿茶饮用。
功能:疏肝解郁,养血活血,散结消痈。
用途:肝气郁滞不舒,胁助胀满;妇女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乳汁不畅。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2.柴细茶
原料:柴胡5、细辛0.5、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祛风止痛。
用途:气瘀凝阻或头部内伤所致头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3.柴玄茶
原料:柴胡5、玄胡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用途:气滞血瘀胁肋胀痛;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输卵管欠通。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4.郁金茶
原料:郁金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致味淡。
功能:行气解郁,凉血破瘀。
用途:胸腹胁肋诸痛;热病癫狂、神昏;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黄疸;急性乙型肝炎;胆囊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5.郁芩茶
原料:郁金5、黄芩3、赤芍3、枳壳3、生地3、花茶3。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
功能:清热除温,疏肝解郁,祛瘀。
用途:湿热郁结胁痛、口苦、烦渴;小便赤灼疼痛;肺癌。
来源:《圣惠方》。
616.郁细姜茶
原料:郁金5、细辛0.5、乾姜3、红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阳解郁。
用途:厥逆不振,肢冷、胁肋苦闷。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7.郁金木香茶
原料:郁金5、木香3、莪术3、丹皮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解郁。
用途:妇女情志所伤胁肋胀满、月经不调;肝癌;胃癌;食道癌。
来源:《女科方要》。
618.郁金归茶
原料:郁金5、当归3、红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疏肝。
用途:妇女産後血气上冲心痛、心悸、乏力、面无血色。
来源:《袖珍方》。
619.郁皂茶
原料:郁金5、猪牙皂角1、防风3、川芎3、蜈蚣1条、花茶3。
用法:用郁金、猪牙皂角、防风、川芎、蜈蚣的煎煮液350,冲泡花茶饮用。
功能:疏肝解郁,祛风开窍。
用途:癫痫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620.郁芦茶
原料:郁金5、藜芦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痰。
用途:风痰目眩头晕、四肢麻木。
来源:《经验後方》。
621.郁葱茶
原料:郁金5、葱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通络。
用途:经常尿血。
来源:《经验方》。
622.郁蒲茶
原料:郁金5、蒲黄3、生地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血,疏肝理气。
用途:小肠积热尿血;血淋心烦热。
来源:《普济方》。
623.郁桃茶
原料:郁金5、桃仁3、瓜蒌3、花茶3。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郁通滞。
用途:肠梗阻;便秘;肺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624.郁旋茶
原料:郁金5、旋复花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宽胸,化痰祛瘀。
用途:痰瘀阻滞心痹胸痛;冠心病伴有发恶心闭闷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625.木香茶
原料:木香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抗菌,解痉,降压。
用途:中焦寒凝气滞,胸腹胀痛、呕吐、畏冷、泄泻;寒疝;下痢。
来源:传统药茶方。
626.木香乳没茶
原料:木香5、乳香2、没药2、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1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化瘀。
用途:内灼腹痛。
来源:《阮氏小儿方》。
627.木枳茶
原料:木香5、枳壳3、大黄1、牵牛子1、生姜3、花茶3。
用法:用350水煎煮木香、枳壳、大黄、牵牛子、生姜至水沸後,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滞消瘀。
用途:气滞血阻所致腹胁胀满、大便不利。
来源:《圣惠方》。
628.木香槟榔茶
原料:木香5、槟榔2、青皮2、黄连1、大黄1、茉莉花茶5。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除湿。
用途:水热阻结两胁刺痛、腹满胀、不欲饮食、头目眩。
来源:传统药茶方。
629.木香连茶
原料:木香5、黄连1、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运脾,清泄积热。
用途:脾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下痢脓血、里急後重。
来源:《局方》。
630.木香归芍茶
原料:木香5、当归2、白芍2、大黄1、绿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泻湿热,养血止血。
用途:下痢脓血、里急後重、日夜无度。
来源:传统药茶方。
631.木香吴萸茶
原料:木香5、吴茱萸3、小茴香2、川楝子2、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理气,散寒消疝。
用途:寒疝;偏坠小肠疝痛;小腹冷痛。
来源:《医方简义》。
632.木香木瓜茶
原料:木香5、木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芳香理气舒筋。
用途:霍乱转筋。
来源:《圣济总录》。
633.沉香茶
原料:沉香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用途:气逆咳喘、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
来源:传统药茶方。
634.沉香香附茶
原料:沉香5、香附3、缩砂仁2、甘草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甘草、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消痞。
用途: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乾哕烦满。
来源:《局方》。
635.沉香茯苓茶
配料:沉香5、茯苓3、香附2、陈皮2、泽泻2、花茶3。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化脾肾水湿。
用途:脾肾久虚,水饮停积上乘于肺,咳嗽、短气、腹胁胀、小便不利。
来源:《鸡峰普济方》。
636.香附茶
原料:香附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镇痛;抗菌。
用途:肝胃不和所致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637.香夏茶
原料:香附5、半夏3、生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理气化痰。
用途:痰饮停结,风气上攻,胸膈不利,腹部痞满、呃逆、肠鸣。
来源:《仁存堂经验方》。
638.香附地榆茶
原料:香附5、地榆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
用途:小便尿血、下痢。
来源:《全生指迷方》。
639.香苏茶
原料:香附5、紫苏叶3、陈皮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理气。
用途:风寒伴气滞,恶寒发热、咳嗽、胁肋不舒。
来源:《局方》。
640.香附芎茶
原料:香附5、川芎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
用途:肝郁气滞血瘀所致胁肋胀痛刺痛、痛经、闭经、经期头痛;关节痹痛、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41.香附薄荷茶
原料:香附5、薄荷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通气机,芳香化浊。
用途:肝气不舒伴苔腻。
来源:传统药茶方。
642.延胡索茶
原料:延胡索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止痛,活血散瘀;镇痛,镇静。
用途:心腹腰膝四肢疼痛;痛经;産後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643.延胡金铃茶
原料:延胡索5、金铃子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经止痛。
用途:热厥心痛、身热足寒。
来源:《圣惠方》。
644.延归茶
原料:延胡索5、当归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5~10分锺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活血止痛。
用途:妇女血气相博,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事不调甚则腹部疼痛。
来源:《济生方》。
645.佛手茶
原料:佛手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舒肝,化痰破积。
用途:胃痛、胁胀;呕吐、噎膈反胃;症瘕瘰疬。
来源:《本草再新》。
646.青皮茶
原料:青皮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破气,消痰散结。
用途: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乳房肿块。
来源:《纲目》。
647.青苏茶
原料:青皮5、苏叶3、白芥子3、龙胆草3、归尾2、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行气止痛。
用途: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
来源:《方脉正宗》。
648.青玄茶
原料:青皮5、玄胡索3、大枣2枚、甘草3、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约350,冲泡甘草、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和中止痛。
用途:心胃久痛不癒、食後痛甚。
来源:《方脉正宗》。
649.青山茶
原料:青皮5、山楂3、神曲2、麦芽2、草果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消食。
用途:食後胃痛、饱噫、呃逆。
来源:《沈氏尊生书》。
650.青皮茴香茶
原料:青皮5、小茴香2、当归2、川芎2、胡芦巴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理气,散寒止痛。
用途:疝气、小腹疼痛。
来源:《方脉正宗》。
(六)消食健胃茶
651.山楂茶
原料:山楂5、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积,散瘀血,驱縧虫;降压,抗菌。
用途:肉食不化;小儿乳食停滞;痰饮痞满,症瘕;吞酸;下痢;疝气。
来源:《纲目》、《日用本草》。
652.楂术茶
原料:山楂5、白术3、神曲1、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一切饮食停积,腹胀、嗳气不舒。
来源:《丹溪心法》。
653.楂茴茶
原料:山楂5、小茴香3、花茶3。
用法:用山楂、小茴香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散寒结。
用途:寒气凝结小腹,小腹冷痛、阴囊肿痛。
来源:《百一选方》。
654.楂曲茶
原料:山楂5、神曲3、苍术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运脾,消导积滞。
用途:饮食水湿积滞,腹胀腹泻、呕吐泛酸。
来源:传统药茶方。
655.楂桃茶
原料:山楂5、桃仁3、花茶3。
用法:用山楂、桃仁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积化瘀。
用途:内伤饮食泄泻;食滞胀满。
来源:传统药茶方。
656.楂明茶
原料:山楂5、决明子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消积,化瘀消脂。
用途: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胆囊炎;脂肪肝。
来源:传统药茶方。
657.麦芽茶
原料:麦芽5、花茶3。
用法:用250水煎煮麦芽至水沸後泡茶饮用。
功能:消食和中,下气。
用途: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
来源:传统药茶方。
658.麦神茶
原料:麦芽5、神曲3、白术3、陈皮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饮食积滞。
来源:《纲目》。
659.谷芽茶
原料:谷芽5、花茶3。
用法:用250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後,冲泡茶饮用。
功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用途: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来源:传统药茶方。
660.谷芽茯泽茶
原料:谷芽5、茯苓2、泽泻2、建曲2、山楂2、花茶3。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冲泡花茶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胃,化食止泄。
用途:脾胃虚弱食不化、泄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661.神曲茶
原料:神曲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用途:饮食停滞,胸腹痞胀、呕吐泻痢;産後瘀血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62.神曲枳砂茶
原料:神曲5、枳实3、砂仁3、白术3、人参2、花茶3。
用法:用350水煎煮神曲、枳实、砂仁、白术、人参至水沸後,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用途:脾胃气虚,饮食不化。
来源:《方脉正宗》。
663.保元茶
原料:焦曲3、谷芽3、茯苓3、山楂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导滞,健脾渗湿。
用途:病後体弱,食纳欠佳。
来源:传统药茶方。
664.和胃调脾茶
原料:白术3、茯苓3、薏苡仁3、神曲2、菊花2、花茶3。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400,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导滞,调和脾胃。
用途:脾胃失调而致胃脘胀满、纳呆食滞。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七)温热散寒茶
665.附子茶
原料:制附子1.5、红茶3。
用法:先将附于置于200水中煎煮至水沸後30分锺,再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回阳救逆,散寒除湿。
用途: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阴毒寒疝;中寒中风;风湿麻痹;久漏冷疮;阳痿。
来源:《纲目》。
666.附子姜甘茶
原料:制附子1.5、乾姜3、甘草3、红茶3。
用法:先将附子、乾姜、甘草置于250水中煎煮至水沸後30分锺,再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回阳救逆。
用途:阳气虚衰,四肢厥冷、畏寒倦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所致的虚脱、血压下降者。
来源:《伤寒论》。
667.乾姜茶
原料:乾姜10、红茶3。
用法:用乾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用途:心腹冷痛、肢冷、吐泻;寒饮咳喘;风湿寒痹;阳虚吐血衄血下血。
来源:《医学入门》。
668.乾姜红糖茶
原料:乾姜5、红糖10、红茶3。
用法:用乾姜、红糖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胃止呕。
用途:外感风寒或脾胃受寒,恶心呕吐。
来源:传统药茶方。
669.止逆茶
原料:乾姜5、甘草3、红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寒化浊。
用途:头目眩晕吐逆。
来源:《传信适用方》。
670.乾夏茶
原料:乾姜5、半夏3、人参2、红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呕。
用途:妊娠呕吐不止。
来源:《金匮要略》。
671.断红茶
原料:乾姜5、当归3、阿胶3、蒲黄3、柏叶3、红茶3。
用法:将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血。
用途:呕吐、下血。
来源:《观聚方要补》。
672.乾姜苓术茶
原料:乾姜5、茯苓3、白术3、甘草3、红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化气行水。
用途:肾着之病,身重水肿、腰中冷、不渴、小便利。
来源:《金匮要略》。
673.乾姜大黄茶
原料:乾姜5、大黄1、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脾清胃。
用途:寒热互结所致胃脘痛、吞酸、嗳气、肠鸣、冷泄。
来源:传统药茶方。
674.茴香茶
原料:茴香5、红茶3、糖10。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
用途:少腹冷痛;寒疝;肾虚腰痛;胃痛;乾湿脚气。
来源:传统药茶方。
675.茴杏茶
原料:茴香5、杏仁3、葱白3、花茶3。
用法:用茴香、杏仁的煎煮液200,泡葱白、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
用途:小肠(腹)气痛不可忍。
来源:《续本事方》。
676.茴枳茶
原料:茴香5、枳壳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
用途:胁下疼痛。
来源:《袖珍方》。
677.茴楝茶
原料:茴香5、川楝子2、木香2、吴茱萸1、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理气消疝。
用途:寒疝疼痛。
来源:《医方集解》。
678.茴苍茶
原料:茴香5、苍耳子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消肿。
用途:睾丸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79.茴桂茶
原料:茴香5、肉桂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补肝肾,散寒通经。
用途:寒疝腹痛、睾丸偏坠或胀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80.茴椒茶
原料:茴香5、蜀椒2、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散寒滞止痛。
用途:睾丸偏坠冷痛;睾丸鞘膜积液;肾结石、肾积水出现腰冷痛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681.艾叶茶
原料:艾叶5、红茶3、白糖10。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理气止血,安胎。
用途: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月经不调;胎动不安。
来源:传统药茶方。
682.艾陈茶
原料:艾叶5、陈皮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散寒。
用途:下痢腹痛,睡卧不安。
来源:《圣济总录》。
683.艾姜茶
原料:艾叶5、乾姜3、花茶3。
用法:用艾叶、乾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散寒。
用途:寒冷下痢脓血、腹痛。
来源:《世医得效方》。
684.艾胶茶
原料:艾叶5、阿胶3、乾姜3、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散寒。
用途:妇女崩中,连日不止。
来源:《养生必用方》。
685.艾蒲茶
原料:艾叶5、蒲黄3、蒲公英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清经,止血。
用途:功能性子宫出血;産後出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686.艾术茶
原料:艾叶5、苍术3、白术3、归身3、砂仁3、花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
功能:温经除湿止带。
用途:妇女白带淋沥。
来源:《本草汇言》。
687.艾神茶
原料:艾叶5、茯神3、乌梅2枚、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养阴敛汗。
用途:盗汗不止。
来源:《纲目》。
688.丁香茶
原料:丁香2、花茶3。
用法:用150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暖肾,降逆;抗菌,驱虫,健胃,止牙痛。
用途:呕吐、呃逆;心腹冷痛;泻痢;疝气;牙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89.丁香柿蒂茶
原料:丁香1、柿蒂2、花茶3。
用法:用丁香、柿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降逆。
用途:外感寒邪咳噫不止、哕逆不定。
来源:《简要济众方》。
690.丁半茶
原料:丁香1、半夏3、花茶3、白糖10。
用法:用200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止呕。
用途:小儿吐逆。
来源:《百一选方》。
691.肉桂茶
原料:肉桂2、花茶3。
用法:用1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冷积,通血脉;镇静,降压,杀菌。
用途:肢冷、神衰、腹冷泄泻;经闭;阴疽流注;慢支炎;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92.肉桂良姜茶
原料:肉桂3、高良姜2、当归1、厚朴2、人参1、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散寒。
用途: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思饮食。
来源:《圣惠方》。
693.桂萸茶
原料:肉桂3、吴茱萸2、生姜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
用途:寒疝腹冷、来往冲心腹痛。
来源:《姚僧坦集验方》。
694.肉桂杜仲茶
原料:肉桂3、杜仲2、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肝肾,祛寒止痛。
用途:真寒腰痛、阴囊缩、身戦栗。
来源:《会约医镜》。
695.肉桂黄连茶
原料:肉桂3、黄连1、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脾,清胃。
用途:寒热互结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
来源:《普济方》。
696.乌药茶
原料:乌药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止痛,理气开郁。
用途:寒疝;宿食不消、反胃吐食;脚气;小便频数。
来源:传统药茶方。
697.乌归茶
原料:乌药3、当归2、香附2、川芎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和血。
用途:産後血气不和腹胀痛。
来源:《本草切要》。
698.乌升茶
原料:乌药3、升麻2、花茶2。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升阳。
用途:小肠疝气、睾丸坠痛。
来源:《孙天仁集效方》。
699.乌威茶
原料:乌药3、威灵仙1、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通经,舒筋活络。
用途: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
来源:传统药茶方。
700.参桂茶
原料:人参2、肉桂4、黄耆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温中。用途:气血素亏,复因劳碌伤气,腰膝酸沉、肢软气短。
来源:传统药茶方。
701.和胃茶
原料:陈皮2、木香1、生姜2、甘草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胃温中。
用途:脾胃气道欠和,食後腹中微疼。
来源:传统药茶方。
702.桔红姜茶
原料:桔红2、生姜2、红糖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胃止呕。
用途:胃气失和,呕吐恶心。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八)祛风湿强筋骨茶
703.杜仲茶
原料:杜仲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利尿。
用途: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小儿麻痹後遗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704.杜仲五味茶
原料:杜仲5、五味子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益肾。
用途:腰痛。
来源:《箧中方》。
705.杜仲香茶
原料:杜仲5、木香2、茴香1、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强筋,理气止痛。
用途:腰痛。
来源:《活人心统》。
706.杜仲芎茶
原料:杜仲5、川芎3、丹参2、桂心2、细辛0.5、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强肾活血止痛。
用途:突发腰痛不可忍。
来源:《圣惠方》。
707.杜车茶
原料:杜仲5、车前草3、小茴香3、山茱萸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祛湿。
用途:小便余沥、阴囊湿痒。
来源:《本草汇言》。
708.杜仲夏枯茶
原料:杜仲5、夏枯草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清肝,降血压。
用途:高血压、头晕目眩。
来源:传统药茶方。
709.杜仲菊茶
原料:杜仲5、菊花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降血压。
用途:高血压;头晕目眩、目赤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0.五加皮茶
原料:五加皮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抗炎,镇痛,解热。
用途:风湿痹痛、筋骨挛急;腰痛;阳痿;水肿;脚气;跌打损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1.五加远茶
配料:五加皮5、远志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
用途:脚气;骨节皮肤肿湿疼痛。
来源:《瑞竹堂经验方》。
712.五加杜仲茶
原料:五加皮5、杜仲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祛风湿。
用途:肝肾不足及风湿腰腿疼痛。
来源:《卫生家宝方》。
713.五加归膝茶
原料:五加皮5、当归3、牛膝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或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泡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祛瘀。
用途:鹤膝风;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痹痛。
来源:《外科大成》。
714.五加羌茶
原料:五加皮5、羌活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强筋骨。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産後关节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5.五加耆茶
原料:五加皮5、黄耆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行水,祛湿强筋。
用途: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关节肿胀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6.威灵仙茶
原料:威灵仙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消痰散积;降血糖。
用途:痛风顽痹、腰膝冷痛;症瘕和聚;脚气;关节炎;肝炎;扁桃体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7.威灵骨茶
原料:威灵仙5、骨碎补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气,强筋骨,祛风湿。
用途:风寒湿痹痛;关节炎;産後耻骨痹痛;肾虚风寒牙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8.威灵芷茶
原料:威灵仙5、白芷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化毒祛风。
用途:尿路感染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19.独活茶
原料:独活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散寒止痛;镇静,镇痛,抗炎,催眠。
用途: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足挛痛;头痛;牙痛;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0.独风茶
原料:独活5、防风3、苍术3、细辛0.5、川芎2、花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花茶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寒胜湿、强筋止痛。
用途:寒湿阻滞腰痛。
来源:《症因脉治》。
721.独耆茶
原料:独活5、黄耆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祛湿,消肿止痛。
用途:风湿内阻,四肢关节不利、头面肿痛、尿少。
来源:《延年方》。
722.独地茶
原料:独活5、生地3、花茶3。
用法:用250水煎煮独活、生地至水沸後,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养血。
用途:中风面部偏瘫、牙关紧闭、面肌不利、舌不转难言;牙根松动疼痛。
来源:《千金方》。
723.松节茶
原料:松节5、花茶3。
用法:用松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燥湿,舒筋活络。
用途:关节风痛,转筋挛痛;鹤膝风;脚气;跌损瘀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4.千年健茶
原料:千年健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壮骨止痛,消肿。
用途: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胃痛;痈疽疮肿;中风半身不遂。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5.络石藤茶
原料:络石藤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通络,止血消瘀;降血压。
用途: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6.络加茶
原料:络石藤5、五加皮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强筋骨。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7.鸡血藤茶
原料:鸡血藤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舒筋,活血;镇静。
用途: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8.桑寄生茶
原料:桑寄生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活血,安胎;镇静,降血压。
用途:腰膝酸痛,筋骨瘦弱;风寒湿痹;胎漏;血崩;産後乳汁不下;高血压。
来源:传统药茶方。
729.寄生胶艾茶
原料:桑寄生5、阿胶3、艾叶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养血安胎。
用途:妊娠胎动不安,心腹疼痛。
来源:《圣惠方》。
730.桑寄风茶
原料:桑寄生5、防风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止痛。
用途:风湿寒阻滞头痛肢疼。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1.桑寄芎茶
原料:桑寄生5、川芎3、防风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活血祛瘀。
用途:毒痢脓血。
来源:《杨氏护命方》。
732.豨莶茶
原料:豨莶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抗炎。
用途: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疔疮肿毒。急性肝炎;高血压。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3.豨莶归茶
原料:豨莶5、当归3、川萆薢2、川芎2、威灵仙2、花茶5。
用法:用以上诸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
功能:养血和血;熄风,通络。
用途:中风口眼斜、手足不遂、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腰脚无力、筋骨挛强。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4.路路通茶
原料:路路通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通络,利水除湿。
用途: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痈疽;湿疹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九)活血祛瘀茶
735.三七茶
原料:三七5、花茶3。
用法:用三七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途:跌打损伤瘀血肿块;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症瘕;産後血晕、恶露不下;心纹痛;小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6.三七丹茶
原料:三七5、丹参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化瘀,止痛定悸。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胁肋刺痛;肝肿大。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7.三七鸡金茶
原料:三七5、鸡内金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消积,开胃气。
用途:慢性肝炎;肝硬化;提高血浆白蛋白;腹部气血瘀滞之肿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8.三七沉香茶
原料:三七5、沉香2、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降气活血止痛;降血压,强心。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病兼有气滞血瘀症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9.川芎茶
原料:川芎5、花茶3。
用法:用川芎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开郁,祛风燥湿;镇静,降血压,抗菌。
用途:瘀阻块痛,胁助腹痛;産後瘀块阻痛;寒痹筋挛;痈疽疮疡;心绞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0.芎艾茶
原料:川芎5、艾叶2、当归2、白芍2、阿胶2、花茶2。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活血。
用途:妊娠腹痛(胞阻);寒凝血瘀腹痛胸疼。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1.芎归茶
原料:川芎5、当归2、荆芥2、花茶2。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
用途:産後血晕。
来源:《奇方类编》。
742.芎香茶
原料:川芎5、木香2、桂心2、当归2、桃仁2、花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活血止痛。
用途:産後心腹痛。
来源:《卫生家宝方》。
743.丹参茶
原料:丹参5、花茶3。
用法:用丹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抗菌,降血糖。
用途:瘀血腹痛;骨节疼痛;症瘕积聚;月经不调,痛经;心绞痛;恶疮肿毒;迁延性、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4.丹母茶
原料:丹参5、益母草2、香附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调经。
用途:经血涩少;産後瘀血腹痛;闭经腹痛;经血有暗红血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5.丹茵茶
原料:丹参5、茵陈3、郁金2、板蓝根2、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用途:急慢性肝炎胁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6.丹味茶
原料:丹参5、五味子3、花茶3。
用法:用丹参、五味子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血养心安神。
用途:神经衰弱。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7.丹芍茶
原料:丹参5、白芍3、白芷3、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消肿止痛。
用途:妇女乳房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8.丹槟茶
原料:丹参5、槟榔2、青皮2、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活血通经。
用途:男女阴部疼痛或肿胀。
来源:传统药茶方。
749.牛膝茶
原料:牛膝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消痈散肿;止痛。
用途:瘀血腹痛;産後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尿血;淋病;闭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750.牛柏茶
原料:牛膝5、黄柏2、苍术2、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清热、燥湿。
用途: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热胀痛。
来源:《医学正传》。
751.牛泽茶
配料:牛膝5、泽兰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通痹,利水消肿。
用途:瘀血阻滞腰膝痛;慢性前列腺炎;输卵管积水;闭经、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752.赤芍茶
原料:赤芍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瘀止痛,凉血消肿;解痉,降血压,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
用途:瘀滞腹痛;痛经;目赤;痛肿;血痢。
来源:传统药茶方。
753.赤芍香附茶
原料:赤芍5、香附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血理气。
用途:气血不和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来源:《圣惠方》。
754.赤芍柏茶
原料:赤芍5、黄柏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
用途:湿热瘀结所致赤白痢下注、腹痛不可忍。
来源:《圣惠方》。
755.红花茶
原料:红花3、花茶3。
用法:用1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血压。
用途: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下充血胀肿;産後恶露不尽;闭经;冠心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756.红花甘茶
原料:红花2、甘草3、全瓜蒌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痰祛瘀,散结宽胸。
用途:冠心病;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组织伤;胃痛;慢肝胁痛;带状疱疹後局部神经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57.桃仁茶
原料:桃仁5、花茶3。
用法:用桃仁的煎煮液150泡茶饮用。
功能: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用途:瘀血肿痛;跌打损伤;风痹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58.桃归茶
原料:桃仁5、当归3、红花3、牛膝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祛瘀。
用途:妇女血闭不通,月经不调、经少、有瘀块、手足心烦热;産後恶露不尽。
来源:《杨氏家藏方》。
759.桃仁大黄茶
原料:桃仁5、大黄1、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泄热化瘀。
用途:血热内瘀尿血;激素类药物用药过量有瘀热症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0.桃仁杏归茶
原料:桃仁5、杏仁3、当归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滞化瘀,生肌。
用途: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1.蒲黄茶
原料:蒲黄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止血,活血消瘀;降压,凝血。
用途:瘀热阻滞的腹痛肿痛;闭经、痛经;疮疡肿毒;吐血、尿血;阴部湿痒。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2.失笑茶
原料:蒲黄5、五灵脂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行瘀,散结止痛。
用途:月经不调、痛经;産後恶露不尽;心绞痛;胃痛。
来源:《和剂局方》。
763.蒲黛茶
原料:蒲黄5、青黛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经止血。
用途:肺热衄血;吐血泻血;经量过多。
来源:《简便单方》。
764.蒲郁茶
原料:蒲黄5、郁金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郁热,和血。
用途:膀胱热小便血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
765.益母草茶
原料:益母草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调经消水。
用途: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産後血晕;瘀血腹痛;尿血泻血;疮疡痈肿;急性肾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6.益母延胡索茶
原料:益母草5、延胡索2、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理气止痛。
用途:月经不调;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7.益母归茶
原料:益母草5、当归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调经。
用途:月经不调;産後恶露不下;妇女分娩後服用,可助子宫之整复。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8.益母花茶
原料:益母草5、红花28、川芎2、当归2、花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调经止痛。
用途:痛经;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769.益母耆茶
原料:益母草5、黄耆5、当归3、香附3、花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养血,通经。
用途:闭经;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十)补气壮阳茶
770.独参茶
原料:人参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泡茶饮用。或用人参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用途:劳损虚脱;大失血大吐泻之後体虚神衰;眩晕头痛;血汗暴脱;妇女崩漏。高血压;冠心病;心肌营养不良;糖尿病;阳痿。
来源:《景岳全书》。
771.四君子茶
原料:人参3、白术3、茯苓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益气。
用途:脾胃气虚,面色惨白、食少便溏、四肢无力、精神倦怠。
来源:《和剂局方》。
772.人参定志茶
原料:人参3、远志3、菖蒲3、茯苓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心脾气,宁神定志。
用途:心脾气虚,恍惚振悸、梦寐惊吓。
来源:《和剂局方》。
773.人参枣茶
原料:人参3、大枣3枚、红茶3、糖10。
用法:用人参、大枣的煎煮液300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生血。
用途:失血後以此茶康复。
来源:《十药神书》。
774.参侧茶
原料:人参3、侧柏叶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止血。
用途:精神情志及酒色内伤,气血妄行所致吐血、下血、鼻血。
来源:《中藏经》。
775.参地茶
原料:人参3、生地3、乾姜2、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养阴,清热,和中。
用途:妊娠吐酸清水,腹痛不能饮食。
来源:《和剂局方》。
776.参苏茶
原料:人参3、紫苏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开胃,利气化痰。
用途:喘咳;慢支炎肺气虚喘嗽不止。
来源:传统药茶方。
777.参升茶
原料:人参3、升麻3、黄耆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或用上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能:补气升阳,托透邪毒。
用途:白血球减少;气虚低热所致顽固性口腔溃疡久不癒合;直肠癌;乙状结肠癌;低血压;眩晕;崩漏;尿毒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778.参夏茶
原料:人参3、半夏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开胃,益气止呕。
用途:妊娠恶阻;呕恶;尿毒症等病所致顽固性呕吐。
来源:传统药茶方。
779.参甘茶
原料:人参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泡至味淡。
功能:大补元气,生津。
用途:脾胃气虚、精神欠佳;伤神耗气者;暑热伤津耗气。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0.参风茶
原料:人参3、防风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升阳。
用途:産後感受风邪,周身疼痛;慢性腹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1.党参茶
原料:党参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升红细胞,升血糖,降血压。
用途: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2.参耆术茶
原料:党参5、黄耆5、白术3、淮山药3、升麻3、花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益气,升阳止泻。
用途:脾胃气虚泄泻不止;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
来源:《不知医必要》。
783.参柏茶
原料:党参5、黄柏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清热解毒。
用途:口舌生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4.黄耆茶
原料:黄耆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固表,利水消种,托毒生肌。利尿,强壮,降血压。
用途:气虚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5.耆牡茶
原料:黄耆5、牡蛎3、五味子3、茯苓3、人参2、绿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敛疮,生肌。
用途:痈疽脓泄後,久不能收口。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6.耆麦茶
原料:黄耆5、麦门冬3、生地3、茯神3、栝蒌3、绿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生津止渴。
用途:消渴,饮多、尿多。
来源:《千金方》。
787.耆术茶
原料:黄耆5、白术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健脾利水。
用途:气虚水湿停滞之关节痹痛、水肿、肾炎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8.黄耆山药茶
原料:黄耆5、山药5、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益阴。
用途:脾胃气弱诸症;糖尿病;慢性肠炎;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9.耆风茶
原料:黄耆5、防风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固表,止汗御风。
用途:气虚感冒;表虚自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痔疮脱肛。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0.耆升茶
原料:黄耆5、升麻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升阳,透邪解毒。
用途:气虚炎症、口腔溃疡;低血压;免疫机能低下;白细胞下降。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1.山药茶
原料:山药10、花茶3。
用法:用山药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用途:脾胃虚弱,泄泻、食欲不振;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尿多;久痢。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2.山药参术茶
原料:山药5、党参3、白术3、花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益气。
用途: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来源:《圣济总录》。
793.山药苍术茶
原料:山药5、苍术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清热,燥湿。
用途:湿热泄泻、赤白痢;乙肝脾胃虚弱者;小便赤热。
来源:《濒湖经验方》。
794.甘草茶
原料:甘草5、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抗炎,解毒,镇痛,抗惊厥,镇咳,利尿,抗肿瘤。
用途:脾胃气虚,腹痛便溏、食少;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解药毒;解食物中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5.肉苁蓉茶
原料:肉苁蓉5、红茶3。
用法:用肉苁蓉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益精,润燥滑肠。
用途:男子阳痿、遗精;女子不孕、阴冷;腰膝冷痛;血崩;带下;血枯便秘;遗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6.苁蓉杜仲茶
原料:肉苁蓉5、杜仲3、菟丝子3、五味子3、续断3、红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益精。
用途: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阴囊痒、小便淋沥、溺时赤时黄。
来源:《医心方》。
797.仙茅茶
原料:仙茅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阳,壮筋骨。
用途:男子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心腹冷痛;腰腿寒痹疼痛;女子阴冷、性欲低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8.仙茅加皮茶
原料:仙茅5、五加皮3、红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强筋。
用途:腰膝筋膜拘急、肌肤麻木、关节不利;阳痿;妇女宫寒不孕。
来源:《万病回春》。
799.巴戟天茶
原料:巴戟天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降压。
用途:阳痿;少腹冷痛;小便失禁;子宫虚冷月经不调;宫寒不孕;风湿寒痹。
来源:传统药茶方。
800.巴戟牛膝茶
原料:巴戟5、牛膝3、红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和血。
用途:虚羸阳痿。
来源:《千金方》。
801.巴萸茶
原料:巴戟5、吴茱萸3、肉桂2、红茶3。
用法:用300开水泡饮。或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能:温肾暖宫。
用途:妇女子宫久冷,月经不调、量时多时少、赤白带下。
来源:《和剂局方》。
802.巴戟杜仲茶
原料:巴戟5、杜仲3、羌活3、红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用途: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
来源:传统药茶方。
803.淫羊藿茶
原料:淫羊藿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催淫,镇咳,祛痰,平喘,降压。
用途:男子阳痿不举;遗精;小便淋漓;筋脉拘挛、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04.淫蓉茶
原料:淫羊藿5、肉苁蓉3、红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壮阳。
用途:肾阳虚阳痿、肢冷;宫寒不孕;女子性欲低下;遗精。
来源:传统药茶方。
805.淫羊桂茶
原料:淫羊藿5、肉桂3、陈皮3、槟榔3、生姜3、红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冲泡红茶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补脾肾。
用途:脾肾阴虚,脘腹冷痛、食欲不振、腰酸体弱;遗精;阳痿。
来源:《普济方》。
806.续断茶
原料:续断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
用途:肾虚腰背酸痛、足膝无力;遗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07.续断杜仲茶
原料:续断5、杜仲3、牛膝3、木瓜3、花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祛风湿。
用途:腰痛、腿脚酸软;风寒湿痹痛。
来源:《扶夀精方》。
808.续断寄生茶
原料:续断5、桑寄生3、菟丝子3、阿胶3、红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固肾养血安胎。
用途:滑胎。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809.骨碎补茶
原料:骨碎补5、花茶3。
用法:用250水煎煮骨碎补後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活血,止血。
用途:肾虚腰痛、久泻不止;风湿痹痛;耳鸣;跌打损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810.骨萸茶
原料:骨碎补5、山茱萸3、茯苓3、熟地3、丹皮3、花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益精。
用途:肾虚耳聋耳鸣、牙齿松动疼痛。
来源:《本草汇言》。
811.二骨茶
原料:骨碎补5、补骨脂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活血。
用途:肾虚牙痛;慢性牙周炎;骨质增生。
来源:传统药茶方。
812.菟丝子茶
原料:菟丝子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或用菟丝子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能:补肝肾,益精髓,明目;降压。
用途:腰膝酸痛;遗精;遗尿;目视差。
来源:传统药茶方。
813.菟丝杜仲茶
原料:菟丝子5、杜仲3、红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强筋。
用途:肾虚腰痛。
来源:《百一选方》。
814.菟丝牛膝茶
原料:菟丝子5、牛膝3、红茶3。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祛风湿,活血。
用途:男子腰膝软痛、阳痿;四肢顽麻无力。
来源:《经验後方》。
815.菟丝麦冬茶
原料:菟丝子5、麦冬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滋阴。
用途:心肾不足,小便赤灼、口乾烦热、头晕怔忡。
来源:《纲目》。
816.菟丝五味茶
原料:菟丝子5、五味子3、红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
用途: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头晕眼花、遗精、遗尿、失眠健忘。
来源:传统药茶方。
817.锁阳茶
原料:锁阳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或用锁阳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能:补肾润肠。
用途: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血枯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818.锁阳龙骨茶
原料:锁阳5、龙骨3、苁蓉3、桑螵蛸3、茯苓3、红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壮阳,涩精。
用途:肾虚遗精、阳痿;遗尿;带下淋漓。
来源:传统药茶方。
819.锁阳参茶
原料:锁阳5、党参3、山药3、覆盆子2、红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益肾。
用途:脾肾气虚阳痿、早泄;带下;遗精;遗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0.锁阳龙胆茶
原料:锁阳5、龙胆草3、寒水石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益脾肾,清热敛酸。
用途:胃痛;胃酸过多、泛酸。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1.桑寄生茶
原料:桑寄生10、红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降血压,利尿。
用途: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风寒湿痹;脚气;胎漏;産後乳汁不下;冠心病心绞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2.寄生艾茶
原料:桑寄生5、艾叶3、阿胶3、红茶3、红糖10。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温经,和血。
用途: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
来源:《圣惠方》。
823.寄生风茶
原料:桑寄生5、防风3、川芎3、甘草3、红茶3。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泡甘草、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痢。
用途:毒痢脓血、未见寒热。
来源:《杨氏护命方》。
824.阳起石茶
原料:阳起石10、红茶3。
用法:用阳起石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补命门。
用途:男子阳痿;女子宫冷不孕;女子性欲低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5.冬虫夏草茶
原料:冬虫夏草3、红茶3。
用法:用冬虫夏草的煎煮液1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虚益精,止咳化痰。
用途:阳痿、遗精;自汗;盗汗;痰饮喘嗽;腰膝酸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6.沙苑子茶
原料:沙苑子5、红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益肾,明目固精。
用途: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遗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7.金锁固精茶
原料:沙苑5、芡实3、莲须3、龙骨3、牡蛎3、花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400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益精,固精。
用途:精滑不禁;早泄,遗尿。
来源:《医方集解》。
828.保元茶
原料:人参1、黄耆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保元,益卫固表。
用途:元气虚弱,脾肺不足,中气下陷,表虚自汗、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气短懒言。
来源:传统药茶方。
829.参莲茶
原料:党参5、莲肉5、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安神。
用途:中气不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失眠。
来源:传统药茶方。
(十一)滋阴养血茶
830.枸杞茶
原料:枸杞10、花茶3、冰糖10。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1.枸杞生地茶
原料:枸杞5、生地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2.枸杞龙眼茶
原料:枸杞5、龙眼肉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来源:《摄生秘剖》。
833.枸杞芍茶
原料:枸杞5、白芍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4.枸杞龙茶
原料:枸杞5、龙胆草2、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5.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5、五味子3、龙胆草3、虎杖3、绿茶5、冰糖10。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6.生地茶
原料:生地10、绿茶3。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7.地麦茶
原料:生地5、麦冬3、天冬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後伤津,口烦渴、汗出;消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838.地苍茶
原料:生地5、苍术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养阴,敛脾精。
用途:慢性肾炎肾病已久,肾阴虚而湿邪阻滞不化,出现阴虚挟湿的症状,腰膝酸软、口渴咽乾、盗汗、潮热、苔黄厚腻、水肿、蛋白尿;慢性湿疹。
839.生地英茶
原料:生地5、蒲公英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解毒,散结除痹。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痈疮肿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0.生地豆卷茶
原料:生地5、豆卷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达宣利,养阴解表。
用途:湿热入营血而致身热、发红疹、烦燥不安;乳痈初起;胃热烦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1.当归茶
原料:当归10、红茶3。
用法:用当归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用途: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晕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虚便秘;跌打损伤;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2.归耆枣茶
原料:当归5、黄耆5、大枣3枚、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补气。
用途:气血虚弱,神倦、疲乏、咽乾;月经不调、经量少;産後气血亏损;病久不癒气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贫血;气虚低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3.当归芍茶
原料:当归5、白芍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虚有瘀者;痛经;湿热瘀阻之痢疾。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4.归苏茶
原料:当归5、苏子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血,降气,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5.当归羌茶
原料:当归5、羌活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血脉,散寒滞。
用途:冠心病因风寒诱发而加剧心胸闷痛、上肢酸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6.当归川楝茶
原料:当归5、川楝子2、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调气止痛。
用途:气滞血瘀少腹痛、筋脉拘挛;慢性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7.当归柏仁茶
原料:当归5、柏子仁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润燥。
用途:老年便秘;血虚之闭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8.当归芷茶
原料:当归5、白芷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化湿解毒。
用途:气血虚寒之溃疡病、疮疡肿毒、癌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849.何首乌茶
原料:何首乌5、红茶3。
用法:用200水煎煮何首乌至水沸後5~10分锺,冲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肾阴亏,发须早白、头晕、遗精、腰膝酸软;慢性肝炎;痈肿;瘰疬;痔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0.何风茶
原料:何首乌5、防风3、薄荷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血,祛风,除湿,解毒。
用途:遍身疮肿痒痛。
来源:《外科精要》。
851.首乌芍茶
原料:何首乌5、白芍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可不用茶。
功能:益肝肾,养心血。
用途:肝肾不足,心血亏损,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2.白芍茶
原料:白芍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抗菌。
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3.芍姜茶
原料:白芍5、乾姜3、红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痛。
用途:痛经;寒性胃腹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4.白芍梅茶
原料:白芍5、乌梅2枚、木瓜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敛肝养胃。
用途: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萎缩性胃炎;慢性泻痢;妊娠呕吐日久伤津;甲亢。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5.白芍薇茶
原料:白芍5、白薇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阴血,清肝热。
用途:高血压;阴虚血热之血尿、崩漏、经期发热、蛋白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6.白芍钩藤茶
原料:白芍5、钩藤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柔肝清热,平肝熄风。
用途: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7.五味子茶
原料:五味子5、绿茶3。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用途:肺虚喘咳、口乾、自汗盗汗;梦遗滑精;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8.生脉茶
原料:五味子5、人参3、麦冬3、花茶3、冰糖10。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用途: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
来源:《千金方》。
859.五味沙斛茶
原料:五味子5、沙参3、石斛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胃益津。
用途:久痢伤津或热病後伤津。
来源:传统药茶方。
860.山茱萸茶
原料:山茱萸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抗菌。
用途: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遗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861.天门冬茶
原料:天门冬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肿瘤。
用途: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乳房肿瘤。
来源:传统药茶方。
862.三才茶
原料:天门冬5、人参3、生地3、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益气,润肺止咳。
用途:肺气虚阴咳嗽。
来源:《儒门事亲》。
863.天贝茶
原料:天门冬5、川贝母3、茯苓3、阿胶3、杏仁3、绿茶3。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绿茶饮用。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来源:《本事方》。
864.天冬板蓝茶
原料:天门冬5、板蓝根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养阴,解毒。
用途: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865.麦门冬茶
原料:麦门冬5、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途:肺燥乾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咽乾口燥、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866.麦地茶
原料:麦门冬5、生地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或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热。
用途:热病烦渴、鼻出血;咽喉不利。
来源:《济生方》。
867.麦冬地骨茶
原料:麦门冬5、地骨皮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肺阴,清虚热。
用途: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乾渴。
来源:《圣济总录》。
868.麦冬夏茶
原料:麦门冬5、半夏3、人参3、粳米3、甘草3、绿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阴益气,利咽喉。
用途: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乾咳咯痰。
来源:《金匮要略》。
869.沙参茶
原料:沙参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强心,抗真菌,降血压。
用途: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乾喉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0.沙麦茶
原料:沙参5、麦冬3、玉竹3、冬桑叶2、甘草3、绿茶3。
用法:用前四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润燥。
用途:燥伤肺卫阴亏,发热咳嗽、口乾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1.玉竹茶
原料:玉竹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用途: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机、小便频数,咽喉不利。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2.益胃茶
原料:玉竹5、沙参3、麦冬3、生地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胃生津。
用途:热病发汗後,当复其阴,以滋养耗伤之胃津;咽喉不利。
来源:《温病条辨》。
873.玉竹薄茶
原料:玉竹5、薄荷3、菊花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疏表,明目。
用途:外感热病後目赤痛、视物昏花。
来源:《圣济总录》。
874.石斛茶
原料:石斛5、绿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益胃生津,清热养阴。
用途:热病伤津,口乾烦渴;病後虚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5.石斛瓜蒌茶
原料:石斛5、瓜蒌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润肺,宣肺止咳。
用途:肺燥咳嗽咯乾痰;慢支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6.天花粉茶
原料:天花粉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
用途:热病口渴;消渴;肺燥咳血;黄疸;痈疽肿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7.玄参茶
原料:玄参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阴降火,除烦,解毒。
用途:热病烦渴、便秘;自汗盗汗;咽喉肿痛;痈肿;皮肤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8.玄青茶
原料:玄参5、大青叶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凉血,养阴解毒。
用途:乳蛾肿痛;感冒发热;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9.芦根茶
原料:芦根10、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用途:热病烦渴;胃热呕吐泛酸;肺痈。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0.芦麦茶
原料:芦根5、麦门冬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热。
用途:霍乱吐泻、口烦渴、小便黄;膀胱癌;咽喉不利。
来源:《千金方》。
抗衰老美容类药茶
(一)抗衰老茶
881.神仙夀茶
原料:人参3、牛膝2、巴戟2、杜仲2、枸杞2、红茶5。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即可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补气血,养精益脑。
用途:中老年体弱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2.真人茶
原料:茯苓2、熟地2、菊花2、人参2、柏子仁2、红茶5。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冲泡红茶饮用。也可去茶以煎液代茶饮。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脏益智,安神。
用途:中老年体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3.延夀茶
原料:远志2、山药2、巴戟2、菟丝子2、五味子2、红茶10。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功能:延年益夀,益智宁神。
用途:中老年体虚神衰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4.童春茶
原料:菟丝子3、牛膝2、山药2、茯苓2、续断2、红茶10。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肾,益精神。
用途:中老年体弱多病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5.求真茶
原料:苍术2、人参2、鹿茸0.5、淫羊藿2、泽泻2、红茶5。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泡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阳祛湿,强身壮体。
用途:中老年体胖痰湿重房事偏弱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6.延龄茶
原料:菟丝子2、肉苁蓉2、枸杞2、山茱萸2、覆盆子2、红茶10。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500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补肝肾,延年增智。
用途:中老年肝肾不足、房事渐衰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7.龟鹤二仙茶
原料:鹿角2、龟板2、枸杞5、人参3、红茶5。
用法:用350水煎煮鹿角、龟板、人参至水沸後15~30分锺,冲泡枸杞、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精补血,益气提神。
用途:中老年气血虚弱者。
来源:《仙传四十九方》。
888.蟠龙茶
原料:山茱萸2、当归2、牛膝2、菟丝子1、白鱼膘2、红茶10。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冲泡红茶饮用。可加适量蜂蜜。冲饮至味淡。
用途:中老年体弱多病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9.延年茶
原料:覆盆子2、可斛2、杜仲2、续断2、五味子2、红茶10。
用法:用50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10~15分锺,泡茶饮用。可加适量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生延年,益智健脑。
用途:中老年体弱神衰健忘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二)美容茶
890.则天女皇茶
原料:益母草10、滑石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水煎剂35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肤祛斑,消皱。
用途:面晦、肤燥、皱纹增多、黑斑。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1.玉芝茶
原料:人参2、白术2、甘菊2、葛根2、蔓荆子2、绿茶5。
用法:用450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後,冲泡绿茶饮用。可加冰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肤益神。
用途:皮肤粗糙、神弱肌肉松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2.元宫养顔茶
原料:何首乌2、肉苁蓉2、菟丝子2、泽泻2、枸杞2、绿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水煎液40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美发养顔。
用途:肝肾不足脱发、白发、面容无华。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3.明宫容顔永润茶
原料:枸杞2、天冬2、生地2、人参2、茯苓2、绿茶5、蜂蜜10。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养阴,美肤强身。
用途:面色苍淡,容顔衰减。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4.玉容茶
原料:西洋参2、当归2、枸杞2、合欢花2、佛手2、绿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益美顔,润泽肌肤。
用途:年老肌肤失润枯燥。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5.清宫乌须茶
原料:当归2、天麻1、细辛0.5、没石子0.3、诃子0.3、红茶5。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养血,黑发生发。
用途:头发早白、脱发。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6.清宫生发茶
原料:何首乌2、菟丝子2、牛膝1、生地1、柏子仁2、红茶5。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补肝肾,生发黑发。
用途:少发、脱发、白发。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7.金宫香口茶
原料:黄连1、升麻2、藿香2、木香1、甘草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50,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胃热,洁牙香口,固齿止痛。
用途:口臭;牙疳出血、齿落;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8.清宫减体茶
原料:泽泻3、石菖蒲3、山楂3、紫苏3、绿茶3。
用法:用35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水减肥,降脂。
用途:体胖;高血脂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9.元朝增顔茶
原料:冬瓜仁3、桃仁2、陈皮2、绿茶3、冰糖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肤增艳。
用途:面色晦暗、憔悴;斑点。
来源:传统药茶方。
900.宫庭美肤茶
原料:枸杞2、龙眼肉2、山楂2、菊花2、青果2。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後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生血养阴,润肤美容。
用途:阴血不足或久病後,面容枯瘦、肌肤无泽。
来源:传统药茶方。
901.仙女减肥茶
原料:茯苓2、泽泻2、车前草2、山楂2、大腹皮1、绿茶5。
用法:用350开水冲泡後饮用。或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尿除湿,降血压、降脂、减肥。
用途:肥胖者;水肿;高血压;高血脂。
来源:传统药茶方。
休闲类药茶
(一)水果调味茶
902.梨冬茶
原料:鲜梨子1个(去皮)、麦冬5、绿茶3。
用法:用水煎煮梨子块、梨皮、麦冬後泡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热病伤津;秋天肺燥咳嗽。
903.梨子生地茶
原料:鲜梨子1个(去皮)、生地5、绿茶3。
用法:用水煎煮梨子块、梨皮、生地後泡茶。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养阴生津,清热。外感热病口烦渴、咳嗽。
904.梨杞茶
原料:鲜梨子1个(去皮)、枸杞5、绿茶3。
用法:用水煮梨子块、梨皮後,泡枸杞、绿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润肺补肾。肺肾阴虚咳喘。
905.苹果茶
原料:鲜苹果1个、酸枣仁5、绿茶3、白糖15。
用法:将苹果切成小块,与酸枣仁同煮,用其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补心益气,生津止渴。心脾气虚者;解渴。
906.苹果陈皮茶
原料:鲜苹果1个、陈皮3、绿茶3、冰糖15。
用法:用苹果、陈皮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解暑开胃,醒酒。用于食差及醉酒者。
907.橘杏茶
原料:鲜橘2个、杏仁3、绿茶3。
用法:将橘去皮後,与杏仁同煮,用其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润肺止渴。咳嗽气喘多痰者。
908.橘姜茶
原料:鲜橘2个、生姜3、花茶3。
用法:将橘去皮後,用水煎煮橘、生姜至水沸後泡茶饮用。
功用:开胃健脾,生津。脾胃弱兼口渴、欲呕。
909.柑陈茶
原料:鲜柑1个、陈皮5、绿茶3。
用法:柑去皮後,与陈皮共煎至水沸後,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醒酒利尿,生津止渴。
910.柚楂茶
原料:鲜柚3瓣、山楂3、陈皮3、绿茶3。
用法:去除柚瓣皮後,与山楂、陈皮共煎至水沸後,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开胃,生津,醒酒。
911.葡萄参茶
原料:鲜葡萄30、人参3、花茶3、白糖10。
用法:用400水煎煮葡萄、人参後泡茶。
功用:补气血,益精神。体弱神差者宜饮。
912.葡萄茯苓茶
原料:鲜葡萄30、茯苓3、羌活3、绿茶3。
用法:用葡萄、茯苓、羌活的煎煮液泡茶。
功用:除风湿、运脾利水。
913.西瓜荷斛茶
原料:鲜西瓜肉100、荷叶3、石斛3、绿茶3、冰糖15。
用法:用水煎煮西瓜肉、荷叶、石斛至水沸後,泡茶饮用。
功用: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水便。暑天炎热之季宜饮;热病伤津者可多饮。
914.甘蔗生地茶
原料:鲜甘蔗(去皮)200、生地3、绿茶3。
用法:将甘蔗切成小块,用水煎煮甘蔗、生地至水沸後,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清热养阴,或热病伤阴者可饮。
915.李子夏枯茶
原料:鲜李子5个、夏枯草3、车前草3、绿茶3。
用法:用李子、夏枯草、车前草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肝泄热,生津利水。肝经有热、肝炎患者宜饮。
916.无花果茶
原料:无花果10、川贝母3、花茶3。
用法:用无花果、川贝母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肺止咳,消肿解毒。
917.西番莲茶
原料:西番莲10、绿茶3。
用法:用西番莲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疏风清热,止咳化痰。
918.杏子茶
原料:鲜杏子3枚、绿茶3。
用法:用杏子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润肺定喘,生津止渴。
919.杏甘茶
原料:鲜杏子3枚、桔梗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蜂蜜。
功用:润肺定喘,生津止渴,咳嗽痰多者宜用。
920.枇杷茶
原料:鲜枇杷3枚、紫苏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清肺止咳,止渴,下气。
921.枇杷川贝茶
原料:鲜枇杷3枚、川贝3、绿茶3、蜂蜜10。
用法:用枇杷、川贝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润肺、祛痰、止咳。
922.龙眼肉茶
原料:龙眼肉10、红茶3。
用法:用龙眼肉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糖。
功用: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
923.龙眼参茶
原料:龙眼肉10、人参3、红茶3、白糖10。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补气养血。气血虚弱、心脏疾病患者宜饮。
924.龙眼百合茶
原料:龙眼肉10、百合5、花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糖。
功用:补心安神。
925.大枣茶
原料:大枣5枚、红茶3、红糖5。
用法:用大枣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温补脾胃,生津。脾胃虚弱者宜饮。
926.大枣甘茶
原料:大枣5枚、甘草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大枣、甘草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益胃生津,解毒。气阴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仲、口乾渴及妇女脏躁者宜饮。
927.乌梅甘茶
原料:乌梅3枚、甘草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乌梅、甘草、绿茶饮用。
功用: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安蛔。用于鼻咽癌、直肠癌。
928.人参果茶
原料:鲜人参果30、绿茶3。
用法:用人参果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能: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
929.桃子茶
原料:鲜桃子1个、绿茶3。
用法:去除桃皮,用水煎煮後泡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生津润肠,活血消积。
930.菠萝玉竹茶
原料:鲜菠萝(去皮)50、玉竹5、绿茶3。
用法:用菠萝、玉竹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补脾益气,生津止渴,醒酒。
931.椰子茶
原料:鲜椰汁250、绿茶3。
用法:将椰汁煮沸後泡茶饮用。
功用:益气生津,清热,养顔。
932.椰汁枸杞茶
原料:鲜椰汁300、枸杞5、绿茶3。
用法:将椰汁煮沸後,泡枸杞、绿茶饮用。
功用:清热止渴,滋肾养肝,美容益智。
933.椰汁菊花茶
原料:鲜椰汁300、菊花3、绿茶3。
用法:将椰汁煮沸後,泡菊花、绿茶饮用。
功用:清热明目,生津止渴,美顔润肤。
934.荔枝茶
原料:鲜荔枝(去皮)5个、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荔枝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益血生津,理气止痛。
935.荔枝芍茶
原料:鲜荔枝(去皮)5个、白芍5、绿茶3。
用法:用荔枝、白芍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养阴血,清热,解渴。
936.猕猴桃茶
原料:鲜猕猴桃(去皮)2个、绿茶3。
用法:用250水煎煮後泡茶饮用。
功用:解热止渴,通淋。用于胃癌。
937.猕猴桃木通茶
原料:鲜猕猴桃(去皮)2个、木通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猕猴桃、木通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热生津,利尿。
938.草莓茶
原料:鲜草莓5个、绿茶3。
用法:用草莓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润肺生津,清热凉血。
939.草莓葛根茶
原料:鲜草莓5个、葛根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草莓、葛根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热生津,解酒。
940.阳桃茶
原料:鲜阳桃1个、桑叶3、绿茶3。
用法:用阳桃、桑叶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生津止渴,疏风清热。
941.芒果茶
原料:鲜芒果(去皮)1个、绿茶3。
用法:用芒果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益胃止呕,解渴利尿。
942.芒果芦根茶
原料:鲜芒果(去皮)1个、芦根3、绿茶3。
用法:用芒果、芦根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清热养阴,利尿。
943.芒果姜茶
原料:鲜芒果(去皮)1个、生姜3、红茶3。
用法:用芒果、生姜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适量白糖。
功用:养阴,和胃,止呕。
944.樱桃茶
原料:鲜樱桃30、绿茶3。
用法:用樱桃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益气,祛风湿。
945.樱桃木瓜茶
原料:鲜樱桃30、木瓜5、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樱桃、木瓜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生津,强筋,祛风湿。
946.桑椹茶
原料:鲜桑椹30、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桑椹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补肝肾,熄风。
947.桑椹枸杞茶
原料:鲜桑椹30、枸杞5、绿茶3、冰糖3。
用法:用桑椹的煎煮液泡枸杞、绿茶、冰糖饮用。
功用:滋阴补肾,止咳生津。
948.桑椹白芍茶
原料:鲜桑椹30、白芍3、绿茶3。
用法:用桑椹、白芍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养阴柔肝,生津润燥。
949.桑椹菊花茶
原料:鲜桑椹30、菊花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桑椹的煎煮液泡菊花、绿茶饮用。
功用:清肝明目,滋肾益阴。
950.菠萝蜜茶
原料:鲜菠萝蜜20、花茶3。
用法:用菠萝蜜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补中益气,清热止渴。
951.香蕉柏仁茶
原料:鲜香蕉(去皮)2根、柏子仁5、红茶3。
用法:用香蕉、柏子仁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适量蜂蜜。
功用:润肠通便,清热解渴。
952.柠檬茶
原料:鲜柠檬(去皮)半个、绿茶3、冰糖20。
用法:用柠檬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生津止渴,祛暑。
953.柠檬益母茶
原料:鲜柠檬(去皮)半个、益母草5、红茶3、红糖10。
用法:用柠檬、益母草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养阴生津,调经安胎。
954.荸荠茶
原料:鲜荸荠50、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荸荠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热化痰,消积。
955.柿子茶
原料:鲜柿子30、绿茶3、白糖10。
用法:用柿子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热止渴,润肺祛痰,降压止血。
956.甜瓜茶
原料:鲜甜瓜50、绿茶3、冰糖15。
用法:用甜瓜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用: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
(二)花卉茶
957.菊花枸杞茶
原料:菊花5、枸杞5、冰糖15。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滋肝清热,生津止渴。
958.八百岁菊爽茶
原料:菊花3、枸杞3、银耳2、藏青果3枚、山楂2、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10分锺後饮用,冰冻後风味更佳。
功能:养阴润肺,清凉解渴。
用途:夏季解渴佳品。
来源:本书作者处方。
959.桂花荷叶茶
原料:桂花0.5、荷叶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胜湿,化痰散瘀。
960.玫瑰花茶
原料:玫瑰花1.5、花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理气解郁,和血散瘀。
961.玫瑰佛手茶
原料:玫瑰花1.5、佛手3、花茶3。
用法:用开水泡饮。可加适量冰糖。
功用: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962.梅花青山茶
原料:梅花1.5、青果3枚、山楂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泡饮或用前几味药的水煎液泡茶。
功用:清热、生津、止渴、解郁、疏肝、止泻、解毒。
963.木棉花茶
原料:木棉花2、白术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964.木槿花茶
原料:木槿花1、生地3、绿茶3、白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或用前二味药的水煎液泡茶。
功用:清热利湿,凉血,柔肝。
965.月季花芍茶
原料:月季花1、白芍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活血调经,消肿解毒。
966.月季菊花茶
原料:月季花1、菊花3、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明目。
967.水仙花茶
原料:水仙花0.5、白芍3、绿茶3。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水煎液泡茶饮用。
功用:祛风除热,活血调经。
968.玉兰花茶
原料:玉兰花1、延胡索2、绿茶3。
用法:用延胡索的煎煮液泡玉兰花、绿茶饮用。
功用:调经止痛。
969.石榴花茶
原料:石榴花1、蒲公英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
970.兰花茶
原料:兰花2、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生津。
971.百合花茶
原料:百合花2、绿茶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润肺,清火,安神。
972.向日葵花茶
原料:向日葵花2、菊花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可加糖。
功用:祛风明目。
973.杜鹃花茶
原料:杜鹃花2、白芷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活血调经,祛风止痛。
974.巴蕉花茶
原料:巴蕉花2、川贝母2、花茶3。
用法:用川贝母的煎煮液泡巴蕉花、花茶饮用。
功用:化痰软坚,祛瘀通经。
975.杏花茶
原料:杏花1、杜仲3、花茶3。
用法:用开水泡饮。或用杜仲的煎煮液冲泡杏花、花茶饮用。
功用:祛风湿,强筋除痹。
976.芍药花茶
原料:芍药花2、生地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养阴清热,柔肝舒肝。
977.牡丹花茶
原料:牡丹花2、益母草2、红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调经活血。
978.迎春花茶
原料:迎春花2、车前草3、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利尿。
979.南瓜花茶
原料:南瓜花2、佩兰2、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湿热,消肿毒。
980.莲花茶
原料:莲花1、金钱草2、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除湿,活血止血。
981.紫荆花茶
原料:紫荆花1、白头翁2、绿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凉血。
982.茉莉花木香茶
原料:茉莉花3、木香2、花茶3。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理气开郁,和中辟秽。
(三)爽口茶
983.余甘子茶
原料:余甘子10、绿茶3、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化痰止咳,生津,解毒。
984.余甘子青果茶
原料:余甘子10、藏青果3枚、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生津止渴。
985.爽咽茶
原料:余甘子10、青果3枚、薄荷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生津止渴,爽口利咽。
986.利咽玄参茶
原料:玄参5、余甘子5、麦冬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生津,利咽。
987.胖大海茶
原料:胖大海2枚、绿茶3、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润肺,利咽,解毒。
988.大海润喉茶
原料:胖大海2枚、银耳2、麦冬2、薄荷2、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生津润肺,利咽。
989.大海薄荷茶
原料:胖大海2枚、薄荷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利口咽。
990.大海利咽茶
原料:胖大海2枚、玉竹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清热生津,利咽喉。
991.大海沙参茶
原料:胖大海2枚、沙参2、玉竹2、石斛2、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生津止渴,利咽。
992.海甘爽茶
原料:余甘子10、胖大海2枚、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利咽,润肺。
993.橄榄大海茶
原料:橄榄3枚、胖大海2枚、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利咽、清肺。
994.利口茶
原料:余甘子10、藏青果3枚、胖大海2枚、枸杞3、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利咽爽口,清热生津。
995.罗汉果茶
原料:罗汉果10、绿茶3、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生津止渴,止咳。
996.罗汉爽音茶
原料:罗汉果12、胖大海2枚、冰糖12。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生津利咽。
997.罗汉利声茶
原料:罗汉果10、余甘子10、绿茶2、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998.玉斛润咽茶
原料:余甘子10、玉竹5、石斛5、麦冬5、天花粉5、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生津养阴,利咽。
999.观音爽茶
原料:罗汉果2、薄荷2、麦门冬2、枸杞2、冰糖1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滋咽爽喉。
1000.千珍万爽茶
原料:余甘子5、胖大海2枚、罗汉果5、银耳2、薄荷5、冰糖20。
用法:用开水冲泡後饮用。
功用:利咽,爽口,开心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