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个人都有点虚,不知虚在何处,浑身不舒服,人人亚健康,幸福感指数都很低。
身累,心更累,想调理,不知怎么调理,想补往往补错了方向。
中医动辄汤药处之,累月经年,每次煎药麻烦不说,还未必见效。
故人人都该掌握点养生的知识, 自助自救,而后人助之救之。
人在很虚的时候,这里卡住那里卡住,很难补,听说这个方子好,那个方子好,但吃了发现自己虚不受补,身体根本就不能消化吸收,反而补出一堆问题来。
这里也虚,那里也虚,三天两头都在感冒,怎么办? 脾胃消化机能实在太弱,吃桂枝龙骨汤嫌龙骨牡蛎不消化,吃小建中汤嫌麦芽糖不消化,怎么办?
方子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虚劳诸不足”即为阴阳气血俱不足的虚劳病人,易被外邪侵袭而患各种病症,如头目昏眩,心中烦闷,骨节烦疼,腰背酸疼,饮食减少,羸瘦百病等。
山药
薯蓣丸的原方:
薯蓣(怀山药)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麯、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窮、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经考证,汉代一分为4克左右)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看起来是不是很复杂?但是它被称为补虚第一方。
由十全大补汤、炙甘草汤、小柴胡汤等方合方加减而成,组成药物虽多,但组方结构严谨,用药看似平淡,但功效神奇。
黄煌教授
此类状态多见于重病手术后,也可见于其他慢性虚损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结核、慢性肝病、慢性胃肠病、慢性肾病,以及老年体虚、虚人复感等病症。
薯蓣丸的神奇作用,真实不虚。
2016年10月1日,北京卫视《养生堂》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国,就自己的养生经验,主要讲解了薯蓣丸。
首先备料,以克为单位,重新拟定处方用量如下:
生山药30g,当归、桂枝、神曲、生地黄、大豆黄卷各10克;炙甘草28g;人参7g;川芎、白芍、白术、麦冬、杏仁各6g;柴胡、桔梗、茯苓各5g,阿胶7g;干姜3g,白蔹3g,防风6g,大枣100枚(为膏),这二十一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约6克,一般保健每日空腹服用1次,空腹用黄酒送下,一百丸为一剂,体虚者可早晚各服一丸。
身体很虚的人,为了调理的话,可以一日吃3颗,慢慢能恢复胃口和体力。
以上21味药除大豆黄卷和大枣外,全部在药店抓药并打粉,阿胶块比较硬,拿回来自己烊化。大豆黄卷药店不卖,就自己准备,具体做法是,黄豆(也可用黑豆)在水里泡一晚上,用水洗两遍,然后盖上湿布,每天用清水洗一遍,等豆芽发出来约1.5到2厘米长,晒干(或烘干)备用,用之前自己用料理机(有条件的话用粉碎机更好)粉碎,过筛。
大枣选用新疆大枣,又大又甜,将大枣绞碎,备用(有条件的话也可加水煮成膏状备用)。
切碎红枣
把红枣碎片剁成红枣泥
铜锅里炼化土蜂蜜,然后放入红枣泥一起调和熬膏
备料完毕,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
将所有的原料混合均匀,加入炼好的蜂蜜红枣泥,搅拌均匀,搓丸即成,做好后一数,100粒有余。
尝尝味道还不错,一点都不苦,略带中药味。
一位同事身体素质非常差,动不动就生病,三天两头感冒,不仅气血虚,脾胃也虚,坚持吃了一个多月,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都消失了,而且面色变得红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