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黄连温胆汤,出自清·《六因条辨》。
【组成】川黄连(6克)、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6克)、甘草(3克)、生姜(2片)、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化痰和中。
【主治】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胆汁反流性胃炎、非酒精性脂肪肝、H型高血压等病症。
1.失眠:将6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治疗,对照组34例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疗程4周。以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达6小时以上,醒后精力充沛,伴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6.47%。(《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胆汁反流性胃炎:本方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对照组56例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正常,胆汁反流消失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山西中医》2012年第2期)
3.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与辛伐他汀片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15日。以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血脂恢复正常,B超检查恢复正常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70%。(《湖南中医杂志》2012年第5期)
4.H型高血压: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H型高血压32例,与依那普利31例治疗作对照,疗程4周。以收缩压下降≥30 mmHg,或者收缩压降至正常并下降20 mmHg以上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88%,对照组80.65%(P<0.01),且治疗组对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也有改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2期)
【方解】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枳实行气消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陈皮理气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消痰;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甘草、生姜、大枣益脾和胃,以绝生痰之源。制方精当,药专力宏,若病机与痰、浊、湿、热相关,拘其法而不泥其方,随症加减,可获良效。临证运用时以舌苔(黄)白厚或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痴呆、心律失常、脑出血后遗症、肺炎性假瘤,胃脘痛、泄泻、消渴、呃逆、胸痹心痛等证属痰热中阻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黄连温胆汤有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作用、抗炎、稳定血管斑块等作用。
【方歌】本是温胆汤加味,理气化痰利胆胃,加以黄连清烦热,痰热扰心此堪用。
知来路,识归途,千年积淀,不忘筚路蓝缕;守经典,护传承,大浪淘沙,始终不改初心,从7月13日开始到7月18日,一连六天,《养生堂》邀请全国名中医王庆国、国家级名老中医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明,三大名家联袂开讲,带您重温经典,领悟《伤寒论》里的长寿法。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
全国名中医王庆国告诉大家,经方就是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所载的方子。经方的本义是指汉代以前的经验方,但自《伤寒论》之后,经方则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所载的方剂。
今天,首批全国名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国,将为您解读《伤寒论》中的泻心剂。
泻心剂源自《伤寒论》,虽然名叫泻心剂,但却被称为脾胃疾病的第一方。因为心口窝位于剑突下方,古人认为心在这个位置,王庆国称,古人所说的心痛很多情况下都是指胃痛。清代医说的“九种心痛,痛在胃脘,只有一种心痛是痛在心脏(真心痛)”就是指此。王庆国表示虫心痛、寒心痛、血心痛、气心痛都是指的胃痛,泻心剂就是治疗脾胃病的。
泻心剂在《伤寒论》中对治的症状就是“心下痞满”,就是心口窝觉得满闷不舒服,老觉得堵得慌、撑得慌,专家指出这是一种气机的阻塞感。
除此之外,泻心剂还治疗食道炎症、反流性食道炎、食道迟缓症、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小肠炎、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等。只要是食道到肛门的这些症状,都可以以泻心剂加减化裁,同理治之。
王庆国指出,脾胃病的病因基本上都是脾胃气机失调所致。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附子、半夏、干姜、甘草、人参、生姜、大枣十味中药。在这十种药里,起到辛开作用的药,是半夏和干姜、半夏和生姜。苦降的药,是黄连和黄芩,甘补的药,是甘草、人参和大枣。另外还有两味药,附子温助阳气,大黄泄热破结,就组成了可以治疗多种脾胃疾病的五个经方。
王老介绍,整个泻心剂具备寒热互用、苦辛并进、攻补同施的功效,共奏调和寒热、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功,既有理中温脾补虚之意,又能奏苦寒泄胃消痞之功,是一组调整脾胃、湿热同治的良方。
1、半夏泻心汤
适应症状:呕吐、消瘦、腹胀、腹泻、恶心、肠鸣。
2、甘草泻心汤
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一样,只是甘草的量加大了。
适应症状:口腔溃疡、反酸烧心、腹痛、黑便、呕血、便溏、痞满。
3、生姜泻心汤
适应症状:呃逆、嗳气、消化不良、纳差。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
干姜:守而不走,以温中为主,温脾胃的阳气、温肾阳。
生姜:生鲜多汁,药性往外散,温胃止呕,散发风寒,散发胃中的水饮、食滞。
4、三黄泻心汤
药物组成:黄连、黄芩、大黄。
5、附子泻心汤
组方:附子,大黄,黄连,黄芩。
适应症状:上热下凉,手脚冰凉,上面还有火。
专家提醒:以上个方剂,不同病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在医师指导下调剂用量。
解决了千古难治之病脾胃病,王老带来的千古长寿之道就是具有调气机、补中虚功效的猪肚煲。不仅味道鲜美,还同样符合辛开、苦降、甘补的治疗原则,其中猪肚、百合、莲子、红枣、甘草,都是起到了甘补的功效,砂仁和生姜,则是辛开的功效,连翘起到了苦降的功效。
组成:猪肚150克,百合20克,莲子20克,红枣2—3个,砂仁3—4克,连翘6—10克,甘草5克,生姜6克。
适应人群:脾胃不舒服、胃胀、胃凉、着凉容易拉肚子。血脂高、尿酸高、肥胖人群不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