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骨病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2020-01-21 16:20:29
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骨病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骨病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如今,骨质增生、腰椎病、颈椎病、关节炎已经成为多发病、常见病,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现有的中、西医口服治疗药物,见效慢,服药时间长治愈率低,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用药后疼痛缓解,但是停药后又会复发,反复用药,容易形成抗药性,久治不愈,目前还没有社会公认的根治药物。手术治疗病人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治疗效果不持久,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骨病治疗仪。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独活40?60g、宪活40?60g、秦充40?60g、桑寄生40?60g、防风40?60g、当归40?60g、白苟40?60g、川考40?60g、丹参40?60g、桂枝20?40g、茯等40?60g、白术40?60g、杜仲40?60g、牛膝40?60g、党参40?60g、黄苗60?80g、地黄40?60g、甘草20?40g、细辛20?30g、龟板40?60g、瞥甲40?60g、水輕20?40g、全蝎20?40g、娱蚁20?40g、乌梢蛇20?40g、荆芥40?60g、桃仁40?60g、红花20?40g、乳香20?40g、没药20?40g、元胡40?60g、桔梗40 ?60go
[0004]上述药方中以独活、桃仁、红花为君药,以羌活、秦充、防风、丹参、桂枝、细辛、荆芥为臣药,以桑寄生、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杜仲、牛膝、党参、黄芪、地黄、龟板、鳖甲、水蛭、全蝎、蜈蚣、乌梢蛇、乳香、没药、元胡为佐药,以甘草、桔梗为使药。
[0005]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的药用性能分析如下:
[0006]独活(君药):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0007]羌活(臣药):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0008]秦艽(臣药):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0009]桑寄生(佐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瘘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0]防风(臣药):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0011]当归(佐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瘘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12]白芍(佐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0013]川芎(佐药):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4]丹参(臣药):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味苦,气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症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辟精魅鬼祟,养正祛邪,治肠鸣亦效。仅可佐使,非君臣之药,用之补则补、用之攻乃攻,药笼中所不可缺也。《本草新编》
[0015]桂枝(臣药):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0016]茯苓(佐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0017]白术(佐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f季,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0018]杜仲(佐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瘘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9]牛膝(佐药):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0020]党参(佐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21]黄芪(佐药):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0022]地黄(佐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0023]甘草(使药):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f季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可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
[0024]细辛(臣药):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0025]龟板(佐药):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瘘,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0026]鳖甲(佐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0027]水蛭(佐药):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0028]全蝎(佐药):平肝息风药;祛风药
[0029]蜈蚣(佐药):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0030]乌梢蛇(佐药):祛风,通络,止痉;
[0031]荆芥(臣药):祛风;解表;透瘆;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瘆;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瘆,风瘆,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0032]桃仁(君药):用于症瘕结块,肺痈肠痈,跌仆伤痛,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症,活血祛瘀
[0033]红花(君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0034]乳香(佐药):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35]没药(佐药):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0036]元胡(佐药):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0037]桔梗(使药):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
[0038]上诸味中药按照中医药理论配伍组合,针对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等症和临床症状,发挥标本兼治的作用。
[0039]一种使用上述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骨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用于对人体产生刺激的电极和用于吸附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液的泡棉贴,所述电极通过电线及插头与主机可脱卸连接,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控制面板。
[004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支架,其支撑于主机底部,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0041]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42](I)按重量称取独活40?60g、羌活40?60g、秦艽40?60g、桑寄生40?60g、防风40?60g、当归40?60g、白苟40?60g、川考40?60g、丹参40?60g、桂枝20?40g、茯等40?60g、白术40?60g、杜仲40?60g、牛膝40?60g、党参40?60g、黄苗60?80g、地黄40?60g、甘草20?40g、细辛20?30g、龟板40?60g、瞥甲40?60g、水輕20?40g、全蝎20?40g、娱蚁20?40g、乌梢蛇20?40g、荆芥40?60g、桃仁40?60g、红花20?40g、乳香20?40g、没药20?40g、元胡40?60g、桔梗40?60g,混合调匀;
[0043](2)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内加水2000毫升,温水浸泡3小时后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30-45分钟,用纱布滤出药液700毫升;
[0044](3)第二煎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45分钟,滤出药液400毫升,两煎混合;
[0045](4)再煎沸将药液浓缩至200毫升,装入玻璃容器内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004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组方合理,各味药物协同作用,为外用药物,使用方便,无痛苦和任何毒副作用,经1000多例临床试验表明,治愈率高达96% (治疗标准:痊愈: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经治疗,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经一疗程治疗同前,体症无明显改善)对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等常见骨科疾病疗效快、疗效好。
【附图说明】
[0047]图1:本发明所述骨病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9]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骨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用于对人体产生刺激的电极2和用于吸附药液的泡棉贴10,所述电极2通过电线3及插头与主机I可脱卸连接,所述主机I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1和控制面板1-2。
[0050]优选的,该骨病治疗仪还包括支架4,其支撑于主机I底部,所述支架4底部安装有万向轮5。
[0051]使用时,先用泡棉贴10吸附药液,然后贴于患者的靶点处,将电极2放置于泡棉贴10上后使用胶贴固定于患者身上,最后启动主机1,通过电极2作用患者的靶点。
[0052]实施例一
[0053]姓名:毕女士性别:女年龄:67岁
[0054]主诉:双膝关节疼痛8年余,加重伴活动受限3天。
[0055]主要病史: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处疼痛,疼痛呈酸胀状刺痛,劳累后疼痛明显,左腿较右腿疼痛及活动受限明显,不能久站及行走。曾经就诊于青岛市立医院,诊断为“双膝骨性关节炎”给予针灸、推拿
等对症治疗,此后病情趋于稳定,近期患者因劳累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加剧。
[0056]合并病史:有高血压病史17年余,高脂血症病史10年余,冠心病病史4年余,糖尿病病史半年余。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
[0057]治疗经过:(I)按重量称取独活40g、羌活40g、秦艽40g、桑寄生40g、防风40g、当归40g、白芍40g、川芎40g、丹参40g、桂枝20g、茯苓40g、白术40g、杜仲40g、牛膝40g、党参40g、黄芪60g、地黄40g、甘草20g、细辛20g、龟板40g、鳖甲40g、水蛭20g、全蝎20g、蜈蚣20g、乌梢蛇20g、荆芥40g、桃仁40g、红花20g、乳香20g、没药20g、元胡40g、桔梗40g,混合调匀;
[0058](2)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内加水2000毫升,温水浸泡3小时后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30分钟,用纱布滤出药液700毫升;
[0059](3)第二煎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45分钟,滤出药液400毫升,两煎混合;
[0060](4)再煎沸将药液浓缩至200毫升,装入玻璃容器内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0061]使用泡棉贴10吸附上述浓缩药液100毫升,贴于患者的鹤顶穴和足三里穴处,然后使用骨病治疗仪通过电极2作用于泡棉贴10上对鹤顶穴和足三里穴产生刺激,一天两次,每次30-45分钟,患者住院12天,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明显好转,酸胀状刺痛感明显减轻,活动后无明显加重。
[0062]实施例二
[0063]姓名:胡先生性别:男年龄:79岁
[0064]主诉:反复腰部疼痛30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放射样疼痛2天。
[0065]主要病史:自诉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双下肢放射样疼痛,活动轻度受限,天气阴冷及劳累后疼痛明显,不能久站及行走。曾经就诊于青岛骨伤医院,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针灸、推拿等对症治疗,此后病情趋于稳定。近期患者因劳累出现腰部疼痛加重,行走困难。
[0066]合并病史:有高血压病病史30余年。
[0067]治疗经过:(I)按重量称取独活60g、羌活60g、秦艽60g、桑寄生60g、防风60g、当归60g、白苟60g、川考60g、丹参60g、桂枝40g、茯苳60g、白术60g、杜仲60g、牛膝60g、党参60g、黄芪80g、地黄60g、甘草40g、细辛30g、龟板60g、鳖甲60g、水蛭40g、全蝎40g、蜈蚣40g、乌梢蛇40g、荆芥60g、桃仁60g、红花40g、乳香40g、没药40g、元胡60g、桔梗60g,混合调匀;
[0068](2)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内加水2000毫升,温水浸泡3小时后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30分钟,用纱布滤出药液700毫升;
[0069](3)第二煎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45分钟,滤出药液400毫升,两煎混合;
[0070](4)再煎沸将药液浓缩至200毫升,装入玻璃容器内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0071]使用泡棉贴10吸附上述浓缩药液100毫升,贴于患者的双肾俞穴处,然后使用骨病治疗仪通过电极2作用于泡棉贴10上对双肾俞穴产生刺激,一天两次,每次30-45分钟,患者住院14天,腰部疼痛及双下肢放射样疼痛明显减轻,久站活动后无明显加重。
[0072]实施例三
[0073]姓名:张先生性别:男年龄:65岁
[0074]主诉:反复颈部痛疼20余年,伴左上肢放射样麻木2年,加重3天。
[0075]主要病史: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出现颈部不适,伴左肩疼痛麻木,颈项部僵痛,天气阴冷及劳累后疼痛明显,。从就诊于青岛洪强骨科医院,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管狭窄症(C5/6) ” “颈肩部肌筋膜炎” “颈椎病”行C5/6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此后病情趋于稳定,近期患者颈部痛疼加重,
[0076]合并病史:既往体健。
[0077]治疗经过:(I)按重量称取独活50g、羌活50g、秦艽50g、桑寄生50g、防风50g、当归50g、白苟50g、川考50g、丹参50g、桂枝30g、茯苳50g、白术50g、杜仲50g、牛膝50g、党参50g、黄芪70g、地黄50g、甘草30g、细辛30g、龟板50g、鳖甲50g、水蛭30g、全蝎30g、蜈蚣30g、乌梢蛇30g、荆芥50g、桃仁50g、红花30g、乳香30g、没药30、元胡50g、桔梗50g,混合调匀;
[0078](2)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内加水2000毫升,温水浸泡3小时后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30分钟,用纱布滤出药液700毫升;
[0079](3)第二煎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45分钟,滤出药液400毫升,两煎混合;
[0080](4)再煎沸将药液浓缩至200毫升,装入玻璃容器内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0081]使用泡棉贴10吸附上述浓缩药液100毫升,贴于患者的大椎穴和肩井穴处,然后使用骨病治疗仪通过电极2作用于泡棉贴10上对大椎穴和肩井穴产生刺激,一天两次,每次30-45分钟,患者住院15天,左肩疼痛麻木,颈项部症状明显好转,左侧肩部皮温无恶寒恶风症状。
[0082]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0083]上述参照实施例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独活40?60g、宪活40?60g、秦充40?60g、桑寄生40?60g、防风40?60g、当归40?60g、白苟40?60g、川考40?60g、丹参40?60g、桂枝20?40g、获等40?60g、白术40?60g、杜仲40?60g、牛膝40?60g、党参40?60g、黄苗60?80g、地黄40?60g、甘草20?40g、细辛20?30g、龟板40?60g、鳖甲40?60g、水蛭20?40g、全蝎20?40g、蜈蚁20?40g、乌梢蛇20?40g、荆芥40?60g、桃仁40?60g、红花20?40g、乳香20?40g、没药20?40g、兀胡40?60g、結梗40?6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独活50g、宪活50g、秦充50g、桑寄生50g、防风50g、当归50g、白苟50g、川考50g、丹参50g、桂枝30g、茯苳50g、白术50g、杜仲50g、牛膝50g、党参50g、黄苗70g、地黄50g、甘草30g、细辛30g、龟板50g、鳖甲50g、水輕30g、全蝎30g、蜈蚁30g、乌梢蛇30g、荆芥50g、桃仁50g、红花30g、乳香30g、没药30、元胡50g、桔梗50g。
3.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骨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用于对人体产生刺激的电极和用于吸附含有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液的泡棉贴,所述电极通过电线及插头与主机可脱卸连接,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控制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其支撑于主机底部,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5.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重量称取独活40?60g、羌活40?60g、秦艽40?60g、桑寄生40?60g、防风40?60g、当归40?60g、白苟40?60g、川考40?60g、丹参40?60g、桂枝20?40g、获等40?60g、白术40?60g、杜仲40?60g、牛膝40?60g、党参40?60g、黄苗60?80g、地黄40?60g、甘草20?40g、细辛20?30g、龟板40?60g、瞥甲40?60g、水輕20?40g、全蝎20?40g、蜈蚁20?40g、乌梢蛇20?40g、荆芥40?60g、桃仁40?60g、红花20?40g、乳香20?40g、没药20?40g、元胡40?60g、桔梗40?60g,混合调勾; (2)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内加水2000毫升,温水浸泡3小时后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30-45分钟,用纱布滤出药液700毫升; (3)第二煎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煎沸,改用文火持续煎45分钟,滤出药液400毫升,两煎混合; (4)再煎沸将药液浓缩至200毫升,装入玻璃容器内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骨病治疗仪,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混合配制而成:独活、羌活、秦艽、桑寄生、防风、当归、白芍、川芎、丹参、桂枝、茯苓、白术、杜仲、牛膝、党参、黄芪、地黄、甘草、细辛、龟板、鳖甲、水蛭、全蝎、蜈蚣、乌梢蛇、荆芥、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元胡、桔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组方合理,各味药物协同作用,为外用药物,使用方便,无痛苦和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高达96%(治疗标准:痊愈: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经治疗,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经一疗程治疗同前,体症无明显改善)对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等常见骨科疾病疗效快、疗效好。
【IPC分类】A61K35-646, A61K36-804, A61N1-36, A61K35-648, A61K35-583, A61M37-00, A61P19-08, A61K35-62
【公开号】CN104873631
【申请号】CN201510223485
【发明人】孟令伟
【申请人】即墨爱心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