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中医杂科
>>
中药解释
>>
查看详情
治痿证(肌肉萎缩)辨证用药经验
2019-01-14 08:29:24
治痿证(肌肉萎缩)辨证用药经验
痿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而西医的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源性损害等均属中医“痿证”范畴。此类疾病属疑难杂症,在临床实践中深感王世龙主任辨证论治准确,取得了一定疗效,使患者增加了治疗的信心,将心得总结如下:
脾肾亏虚、大气虚损为本
脾肾亏虚、大气虚损为本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肾为先天之本,藏精而主骨生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肾同源,肝肾之精血有赖于脾胃生化。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感受外邪,四肢百骸失于濡养,皮肤、筋肉、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而发为痿证。脾肾亏虚、大气虚损为本。用药常重用黄芪,且剂量用至30~60g,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 ,且其质轻松。配用当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
久病脉络瘀阻是发病的关键
久病脉络瘀阻为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肝肾阴虚,元气亏虚,气不周流,血液推动无力,血滞生瘀,瘀血阻络,经脉既阻,则阳气不能畅达,阴津不得布散,气血失于通和,肌肉失养,筋脉弛缓。久病脉络瘀阻是发病的关键。
辨证灵活,分清主次
辨证灵活,抓住临床特点进行辨证,分清主次。不拘于《内经》所述“肺热叶焦”是痿症的主要病机。如见下肢浮肿,肤胀身重,则从风水表虚证入手,选防已黄芪汤加减治之。下肢痿软、尿黄、苔薄黄腻,辨证属兼有下焦湿热者则加用四妙丸。
善用虫类等活血祛瘀之品
古人有“虫类搜风”之说。虫类药性偏辛咸,辛能通络,咸能软坚,因而具有攻坚破积、活血化瘀、熄风定痉、通阳散结等功效。对于瘀血胶结经络顽症,常加用蜈蚣、僵蚕、地龙等品搜风通络,能外达皮肤,内通经络。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使用虫类药时,应辨证明确,用药精当,注意配伍、剂量和疗程,掌握“邪去不伤正,效捷而不猛悍”。
典型病例
吴某,男,47岁,2017年11月初诊。
中医诊断:痿证。西医诊断:进行性棘脊肌萎缩(神经源性)。
病起于2010年底,两肩痛,且逐渐加重,发展至不能抬举活动,肩关节脱落,肩臂胸肌痿而不用,有时大腿肌肉目闰动,咽喉略见梗塞,四肢感觉正常。曾肌活检证实为“神经源性肌损害”,肌电生理检查结果与此一致。舌苔薄腻微黄,质暗紫,脉细。
中医辨证:肝肾亏虚,气血不能灌注营养,久病络瘀。
处方:党参15g,黄芪30g,白术15g,当归10g,葛根15g,生苡仁15g,川断20g,片姜黄10g,土鳖虫6g,淮牛膝10g,炙蜈蚣3,条制南星10g,赤芍12g,炙草3g,僵蚕10g,仙灵脾10g,鹿角片10g,法半夏10g,白芥子10g,蜂房10g,鸡血滕20g,千年健15g,炒神曲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
患者于2017年12月17日诉左手臂活动稍灵,手指屈伸改善,手臂肌肉有所增粗,但皮肤瘙痒,右手臂改善不如左臂,手指活动困难,故原方将黄芪增至50g,加汉防己12g、天仙藤15g、路路通10g。以后复诊时黄芪逐步加量至60g,同时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足肿尿黄则加苍术6g、黄柏6g,以此增强清利湿热作用;夜尿清,腰脊酸软无力加炙附片5g、炮姜4g。继续治疗半年后患者肌肉未见萎缩,周身肌肉新生,颈部软弱改善,颈根部有痛感,俯仰动作活动自如,足趾收缩逐渐有力,手指尚能屈伸,但无力,手指动作幅度不大。现仍在继续治疗中。
本病例辨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能灌注营养,久病络瘀。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本病病程7年,久病气血亏虚,胸中大气亏损,瘀血阻络,郁热内生。方中黄芪、当归益气补血,取当归补血汤之意,黄芪用量逐步增加,每剂可达60g;党参、白术、炙草、葛根健脾益气,升提清气;生苡仁、淮牛膝、苍术、黄柏清下焦湿热,取四妙丸之意;法半夏、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对痰注肢体、关节酸痛、麻木效好;制南星、僵蚕祛风清热,祛痰止痉;蜂房长于祛风通络,止痛解毒;炙蜈蚣、土鳖虫、炮山甲、乌蛸蛇破血祛瘀,治瘀血胶结经络顽症;土鳖虫、蜂房、乌蛸蛇合用行瘀通督;汉防己、路路通、天仙藤行气通络;片姜黄辛、苦、温,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善治风湿肩臂疼痛;赤芍、鸡血藤活血养血;川断、仙灵脾、鹿角片、千年健一方面补肾温肾,另一方面虫类药多燥,配合滋阴养血补肝肾之品可制其偏性,防其耗血之弊,使燥而不伤,滋而不腻;炒六曲健脾,顾护脾胃。
痿证虽早在《内经》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五脏热”;而朱丹溪从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即泻南方之火热,补北方之阴水。临症不拘于此,辨证论治灵活,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为治疗大法,用药温化清补行清并用,已初获良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