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左下肢或右下肢又冷又痛,不知原因?同时个别人还出现患病肢体皮肤暗红,甚至肿痛,严重时发生溃疡,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这在西医上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在中医上称为“脱疽”;这种病该如何预防并治疗,除了截肢外,古中医经方里有何好方法呢?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课程要领】
乌头桂枝汤
川乌头9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蜂蜜20克(糖尿病人群拿掉蜂蜜,甘草增加到15克)。这是一付的剂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如果寒大,乌头的剂量可以调到12克,但是炙甘草和蜂蜜的剂量也要调高,以制约乌头之毒。)
建议熬制时将川乌头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警告2>
适应情况:寒凝血滞,营卫不和。寒气内结,阳气大衰,不能达于四肢,所以手足逆冷,麻痹不仁。寒邪痹阻,气血瘀滞,所以营卫不和,身体疼痛。该方剂能兴阳祛寒、温运气血、调和营卫。脉管炎一般用乌头桂枝汤加减方来解决。
乌头桂枝汤加减适应哪些情况?
1、如果手得脉管炎的,可以在早晚喝乌头桂枝汤,但是中午服用当归四逆汤。
当归12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细辛3克、炙甘草5克、通草8克、红枣4枚。<警告1>
2、如果下肢严重的,可以在早晚喝乌头桂枝汤,在中午服用白术附子汤。
白术10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祛湿寒,利小便,实大便)。同时中午服用金匮肾气丸。<警告3>
注:因为制附子和乌头都有毒,也可以分开服用。第一天喝乌头桂枝汤,第二天服用白术附子汤。
3、如果手脚有麻木的感觉在中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8克、大枣4枚。(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对血痹,肌肤麻木不仁效果很好)<警告1>
4、关节炎不能屈伸。
川乌头9克、白芍15克、木瓜9克、五加皮15克、伸筋草15克、秦艽15克、生地60克。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一般7付即可。<警告1> <警告2>
5、前列腺炎(慢性):小腹和会阴疼痛,手脚冰凉,遇寒加重,排尿无力。
川乌头6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赤芍12克,加入蜂蜜三勺。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5付即可。<警告1> <警告2>
【课后小福利】
1、冬天不要吃萝卜:萝卜凉性太大
30年前的冬天是可以吃的,因为那时候冬天没有反季蔬菜,吃萝卜可以消除因为冬天吃肉导致的积热。现在冬天反季菜很多,人体已经没有积热,过多吃萝卜会伤脾阳。导致腹泻或者大便溏稀。
2、糖尿病人群不要吃苦瓜
糖尿病病因虽然争论较大,但是脾的运化失职是共识。苦瓜由于其苦寒的特别对脾阳有伤害,但对于由脾肾湿寒导致的胃阴虚有热者有效果,所以很多糖尿病人争相食用却是错误的。是用西方的营养学代替了古中医机理。为了降胃热而伤了脾阳。损失大于收获。<警告1>
<警告1: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警告2:由于方中含有川乌头,毒性较大,需要特殊熬法,所以建议到药店熬,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中药店咨询中医师。>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
<警告3: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毒性较大,需要特殊熬法,所以建议到药店熬,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