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经方张仲景《伤寒论》方剂:
旋覆花10克、人参6克、半夏10克、代赭石24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4枚。
适应情况:胃气虚弱失降、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导致胃部痞鞭,噫气不除,反胃呕吐,吐涎沫。舌苔白滑。对于噎嗝反胃、呕吐、急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扩张、溃疡病、慢性气管炎、等均有效。
旋覆代赭汤加减:
1、慢性胃炎:纳差,常呕吐,胃肠部位痞闷胀痛。
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9克(包煎)、代赭石24克、姜半夏15克、紫苏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甘草6克、黄连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如果恶心吐涎的话加赤石脂15克。一般14付即可。
2、胃溃疡:打嗝反酸,食后腹胀。饭量少。
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9克、代赭石24克、姜半夏15克、枳壳9克、乌药10克、丁香2克、制乌贼骨3克(打碎冲服)、浙贝母15克、 乳香10克、元胡10克. 这是一付的量,早晚饭后各一袋。3到5付即可。
3、咳喘兼胃病:咳喘多年,同时胃痛,胸口痞闷,常有呕吐清水。
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0克、代赭石24克、太子参10克、姜半夏15克、款冬花12克、麻黄6克、浙贝母8克、百部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4、胃扩张:胃部突出胸腹部,感觉饭后硬硬的。
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0克、人参6克、半夏10克、代赭石24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4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5、慢性咽喉炎(梅核气):咽中有异物感,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胸口憋闷,打嗝恶心,吃饭差。舌苔白腻。
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0克、代赭石24克、党参9克、姜半夏15克、苏梗15克、生姜12克、炙甘草5克、大枣4枚。咽喉疼痛严重的加射干12克、化脓的加浙贝母12克、升麻6克、丹皮15克、元参15克、制鳖甲15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6、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息、黄痰多、胃部痞闷、呕吐痰涎,吃饭差,大便难。
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0克、代赭石24克、半夏15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陈皮9克、瓜蒌实15克、甘草6克、黄连3克、生姜15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课后小福利】
1、溃疡性结肠炎:茯苓10克、白芍12克、丹皮9克、制首乌12克、橘红12克、炒杏仁9克、罂粟壳5克、补骨脂12克、赤石脂15克、木香6克、砂仁5克、炮姜5克、党参15克 。
2、下肢浮肿合并肥胖:肝木郁滞引发的重度脾虚,同时兼血瘀。活血化瘀,升发肝木,健脾除湿。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党参15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生地10克、黄精15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莱菔子10克、砂仁8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连续服用2个月以上即可。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白术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