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1881~196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自幼师从舅父李可亭(河南名医)学习中医。1913年,他在山西挂牌行医。1917年,他辞去湖南教育厅长之职,开始在北京挂牌开业,不久声名鹊起。解放后,他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的副会长和周恩来总理的保健医生。
1969年,施今墨病重,他在病榻上叮嘱儿女:“我的这些经验是有用的,一定要整理出来”。1982年,由祝谌予、翟济生、施如瑜(施今墨之女)、施小墨(施今墨之子)修编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终于出版,实现了他的遗愿。施今墨在中医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他为人严谨谦恭,在授徒时严格认真,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近代中医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平生擅长治疗呼吸病、脾胃病、消渴病、痹症等内科病和妇科疾病,在使用中药抗老防衰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施今墨创制了许多中药验方,曾向国家献出700多个验方。下面就介绍一则施今墨研创的抗衰老名药——抗老衰丸。该药的组成及制作方法是:
黄芪、枸杞、桑椹、芡实各20克,党参、黄精、首乌、黑豆、五味子、玉竹、紫河车、白术、大生地、菟丝子各10克,大熟地、麦冬、莲子、山萸肉、炙甘草、怀山药、柏子仁、龙眼肉、丹参各5克,乌梅2克。将上述药物一起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或去药店直接加工成蜜丸,每丸约为3克),每次服1~3丸,早晚各服1次。中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患病时间的长短及对药物的吸收和敏感程度等因素,由少到多、逐渐加量地服用此药。一般来说,可从每日2丸开始服用,在连续服用7~10天后,若效果不明显且无明显的上火症状,可将药量增至每日4丸。服用7~10天为一个调整药量的周期,逐渐加量至症状开始改善而无明显的上火症状为止。此后,可按照这个药量长期服用此药。
抗老衰丸具有补元气、固精血、安五脏的功效。施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此药可以显著地提高中老年人的体质,延缓机体衰老的速度。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抗老衰丸可显著增加微血管内血流的速度、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心肌的收缩力、防止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并具有改善肾脏功能、抗疲劳、降血糖、降血脂及降血压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感冒患者应禁用抗老衰丸。有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等症状的人应慎用此药。有口干舌燥、痔瘘出血等症状的人在服用此药时应酌减药量。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的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