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摘要】
【赵炳南先生辨治特点】
1、重视疾病的整体观念。赵老常说“皮肤疮疡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没有内乱,不得外患”。
2、强调辨证时必首辨阴阳。若不辨阴阳,妄加投药,“犹以安胎之药,服其夫矣”。
3、皮肤病致病因素。湿、热、风、燥、虚。风痒、湿痒、热痒、虫痒、血虚痒。
4、重视从湿辨治。创立多首祛湿经验方。
5、从“血分”辨治皮肤病。提出凉血活血法。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临床分型
三、辨证论治及典型验案分享
四、临床感悟
一、概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赵炳南先生认为“疕”,顽固、难治之意。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中医古籍文献记载的“白疕”“蛇虱”“疕风”“松皮癣”“干癣”等属于银屑病范畴。身心疾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病率:银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较大,与种族、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据统计,自然人群中患病率为0.1~3% 。白种人>黄>黑,城市>农村,男性>女,好发于青壮年,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病机分析 :先天异禀,后天失养内有蕴热, 郁于血分,常血分辨证。鲜红斑:热壅血络则发。血热,淡血虚血燥,暗红血瘀。层层白屑,作痒:血热风燥,肌肤失养。壳蛎状、皱褶部位:湿热。红皮:若血热炽盛,毒邪外袭,气血两燔蒸灼皮肤。密集脓疱:若湿热蕴久,兼感毒邪。关节肿痛变形:风湿毒热或寒邪痹阻经络。
二、临床分型
寻常型银屑病:95%
寻常型银屑病一般分为: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特殊类型银屑病: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
治疗不当、过度刺激、急性感染、过敏因素等发展而成。
1、寻常型银屑病
此型临床最多见,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丘疹,逐渐扩大,可融合成形态不同的斑块,境界清楚。
皮损形态各异,可呈点滴状、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环状或回状以及蛎壳状。
皮疹常泛发全身,而尤其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
寻常型银屑病(点滴状),上感扁桃腺炎薄膜现象 、 筛状出血、 同型反应。
寻常型银屑病(地图状),血瘀。
寻常型银屑病(蛎壳状),湿热。
2、红皮病型银屑病
3、脓疱型银屑病(掌跖型、泛发型)
4、关节病型银屑病,远端小关节非对称。
三、辨证论治内治及案例分享
1、血热证
血热证: 红斑鳞屑为主 筛状出血 多为银屑病进行期
主证:皮损鲜红、新疹不断出现,伴有瘙痒,心烦易怒,口渴舌燥,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方药:凉血活血汤(白疕一号)加减
主要组成:紫草根10克、 茜草根10克、大青叶10克 、板蓝根10克、 白茅根30克 、 土茯苓15克 、槐花15克 、 生地15克、 丹皮10克 、丹参15克 、赤芍10克。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验案分享:(1)
患者男性,28岁,病史2年。近3周因劳累患急性扁桃腺炎,皮损复发加重伴瘙痒。曾外用激素类药膏,停药即复发加重。
辨证:血热夹毒证
治则: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处方:凉血活血汤化裁。紫草根10克、茜草根10克、大青叶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 丹皮15克、赤芍15克、双花10克、 鱼腥草30克、土茯苓15克、槐花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
方析:上方以凉血五根汤合土槐饮为君;重用板蓝根、双花、鱼腥草等清热解毒之剂;因血热盛多夹瘀,故佐以丹参、鸡血藤外用芩柏软膏,中药冷湿敷加减用药2个月,临床基本痊愈。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2、血燥证
血燥证多为银屑病的静止期或消退期
主证:皮损色淡,伴口干、大便干。舌质淡红,苔少或薄白,脉细缓 。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解毒 。
方药:养血解毒汤(白疕二号)
组成:当归10克、生熟地各1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花粉10克、白鲜皮10克、土茯苓10克、草河车10克、板蓝根10克。亦可酌选四物汤、四君子汤加减。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验案分享:(2)
患者男性,42岁,病史20年。全身皮疹、脱屑、瘙痒加重6个月,伴口干舌燥。既往治疗复杂,如免疫抑制剂、激素、中药等。
辨证:血燥证
治则:养血解毒,滋阴润肤
处方:养血解毒汤化裁。当归10克、生地15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首乌藤30克、花粉10克、麦冬10克、土茯苓15克、槐花15克、刺蒺藜9克、紫草15克。
方析:方中以四物汤、土槐饮为君;刺蒺藜、首乌藤止痒;佐以花粉、麦冬等养阴之品;紫草清解余毒;共奏养血解毒,滋阴润肤之功外用:第三煎中药浸浴、黄连膏、凡士林软膏等加减用药三个月,基本痊愈。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3、血瘀证
多见于顽固型银屑病 ,多处于静止期 。
主证: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淡暗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细缓,舌下脉络迂曲,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
活血化瘀轻剂
组成:桃仁10克 红花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陈皮10克 丹参15克 鸡血藤15克 鬼箭羽10 土茯苓15克
桃红四物加减
方析:以桃红四物汤合丹参、鬼箭羽养血活血;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陈皮理气助以活血;土茯苓、草河车解毒;炙甘草以解毒、调和。每2周复诊一次,调整处方同时配合中药浸浴、光疗、外搽软膏等综合治疗四个月,临床痊愈。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三、辨证论治——外治法
1、涂药法
可根据皮损形态及病情辨证选择软膏、油剂或霜剂外用。血热证皮损宜用温和、安抚之剂。如芩柏膏、清凉膏、植物油、凡士林软膏等。血燥证、血瘀证可选用黄连膏、黑豆馏油软膏等
芩柏软膏
组方:黄芩面10克,黄柏面10克,凡士林80克
功用:清热消肿,止痒润肤。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2、冷湿敷
皮疹色鲜红,面积不断扩大,伴严重瘙痒,治疗原则同皮炎湿疹,可选用清热消肿、解毒止痒的中药
常用:马齿苋、黄柏、苦参等煎汤冷湿敷如马齿苋水剂,包括全身或局部浸浴 。
选用马齿苋、苦参、侧柏叶、地肤子、黄柏、透骨草、白鲜皮、首乌藤、当归、大皂角、生艾叶辛温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风寒湿痹阻证可选择祛风散寒通络之品 。急性期不宜中药浴,以免继发红皮 。
3、中药浴
包括全身或局部浸浴。选用马齿苋、苦参、侧柏叶、地肤子、黄柏、透骨草、白鲜皮、首乌藤、当归、大皂角、生艾叶辛温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风寒湿痹阻证可选择祛风散寒通络之品。急性期不宜中药浴,以免继发红皮。
银屑病洗方
药物:侧柏叶100克, 苦参、楮实子各50克,大皂角、透骨草各25克
功效:清热除湿,止痒收敛
主治:银屑病、慢性瘙痒性、肥厚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适温药浴,每周2至3次。急性期不宜用,以免继发红皮 。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4、淋洗法
适用于脓疱型银屑病。
辨证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肤子、苦参、侧柏叶等煎水,待药液温后缓慢淋洒于体表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5、封包疗法
肥厚顽固皮损,促进软化吸收。
四、临床感悟——治疗周期长
1、银屑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安全、有效。寻常型银屑病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切不可过度治疗。顽固,不斩尽杀, 留有余地 ,95%能临床痊愈 。
2、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判断疗效。
3、解毒药贯穿始终;小儿宜健脾消导勿苦寒;中药过敏、药毒、耐药问题 。
4、治疗要简单、缓和、安全、治人。急性发作期外治以安抚为主。禁用刺激性大、浓度高的外用药物。对待过敏一样。
5、推崇“上工治未病”,寻找病因、防护、沟通、调养重于治疗。病因复杂,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
6、预防方(代茶饮)
三花饮:金银花10克、金莲花10克、白菊花10克。
土槐饮:土茯苓30克、槐花30克、生甘草9克。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