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摘要】
一.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
中医学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又以类比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从而为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3、 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对五脏五行的分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和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4、用五行相生说明脏腑之间的联系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5、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
6、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7、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因而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脏腑间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传变和相克关系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临床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都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
比如: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病最容易传脾,肝胆病最容易影响脾胃的功能,肝炎、胆囊炎、胆道结石发作,都会出现呕吐和下利,所以见到肝病以后,知道它最容易影响脾胃的功能,于是要配合健脾和胃的药。
子病犯母:又可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临床上常见的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都属于子病犯母的范围。 疾病按相生规律传变,有轻重之分,“母病及子”为顺,其病轻;“子病犯母”为逆,其病重。
(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的传变。
相乘,是指相克太过为病,以肝木和脾土为例,相乘传变有“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两种情况。相侮,又称反侮,即反向克制为病,如“木火刑金”、“土虚水侮”。一般认为,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8、用于疾病的诊断
(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
五行学说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比如病人脸色为青色,喜欢吃酸味的食物,可以诊断为肝病;如果面色为赤色,口味苦,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