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弟子对身后师傅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师傅们高高在上,有的认为它们不过是自己的灵宠,也有的认为仙家是弟马的亲人、战友…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尊敬的态度供奉师傅,有的甚至是敬畏、害怕。
所以,不同的思维认知衍生出不同的结论。
有人觉得是仙带人,有人觉得是人带仙,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身后师傅和弟子到底应该是怎样一种相处模式。
刚结缘的时候,也就是师傅开始抓弟子时,一般由梦境开始。恶梦、怪梦蜂拥而至,弟子会觉得很奇怪。
紧接着怪事频频,身体也莫名的不舒服,这是抓弟子的典型表现,为的是让你知道他们的存在。只有切实的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你才会去找人师查看。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有缘分需要立堂,一定要稳住,因为时机不到。如果这个时候立了会带来很多后续的麻烦事。
一般情况下,知道自己有缘分后才是身后师傅真正开始考验弟子的阶段。
从打窍开始,先磨身体,然后让你财运不顺,磨财关,之后磨情关,尝尽世态炎凉,看清人间百态。只有把这些都经历过,乐观的接受并且从困境中走出来,看开了,才能够通过的考验。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才能成为合格的弟马。
在这个阶段里,身后师傅是我们的“引路人”,带弟子进入一个新的世界,重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个阶段,仙师为“师”,弟子为“徒”,师傅教育考验弟子,必然是“仙带人”。
立堂后,弟子把身后师傅请回家,每日烧香供奉,逢大日子摆供庆祝,有的堂营甚至供品不断,虔诚至极。
这个时候,多数堂口都在磨合阶段,不管能否对外看事,双方都在互相适应,整合营堂。身后师傅就如长辈一样,给弟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让弟子处理营堂的事务,尝试着与他们沟通,立好规矩,做好堂营的分工。掌堂师傅也不会直接教弟子怎么做,只是在身后默默的记下弟子的对错,帮弟子把关,却不插手。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怎么刚立上堂子就没感觉了?那是师傅们在锻炼你。
如果这时候弟子有正确的判断,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足够信任身后师傅,慢慢来熟悉、整和营堂,并在这个阶段刹下心来学习,营堂就会稳定下来,越来越好。
如果立完了觉得自己灵感不行,不能马上出来看事,就急于到处找原因翻堂,师傅也只会旁观,看你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其实,师傅们的考验一直没有停,只是不再搀扶着你往前走而已。
这个阶段,师傅在身后观察、保护弟子,就像是老鹰教小鹰飞翔一样,放开手,让你独立思考,面对眼前和未来。
这时的仙师和弟子,仙师为“长”,弟子为“幼”,长辈看着孩子自由成长,逐渐放手,用自己的能力来管理整个营堂,这是“人仙合作”的时候。
不管怎么折腾,最后弟子终于是出头看事,开始扬名了。
这时候,弟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能管理营堂了,也能给每一份“活”定价了。这就进入了“人带仙”的阶段,同时,也是考验弟子“心性”的重要时候。
能赚钱了,有没有见钱眼开,啥钱都挣了?被人尊敬,会不会飘了,瞧不起贫穷的东主了?受人欢迎了,会不会背叛爱人,婚内出轨了?
我见过两个不一样的师傅,他们都是从一大早就有人排长队等着看事,不同的是,对待顾客的态度有很大区别。
在第一位师傅那,不管是谁都得排队,很少有例外。我赶上一次,一个周岁左右的小孩儿被家长抱着来看事,孩子发烧不退,这位师傅允许他们插队先看,大家也没有怨言。
在第二位师傅那,我见到有两位“懂事”的香客,捧着两个大水果篮,提着好酒,号称来“供养”仙师菩萨,这位师傅乐呵呵的把他们迎了进去,光明正大的插了个队。
这个阶段,弟子开始带着身后师傅了,你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的修行,他们就像是成年后我们的父母,尊重并且开始听从孩子的意见,渐渐把掌舵人的身份交给了弟子。
这时候的你才是真正的弟马,但是请别忘了当初的自己,不要辜负了带你成长的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