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门各大神兽供养法门
常见的有双龙戏珠,五龙出海等。龙分雄雌,双龙戏珠指的就是雄龙和雌龙。五龙出海指的是红(属火龙)、黄(属土龙)、白(属金龙)、黑(属水龙)、青(属木龙),也有认为五龙出海指的是四海龙王和井龙王。
天龙供养多数在寺庙、道观、佛前、神前以护法的形式供养居多,家居供养中以双龙戏珠居多。
无论是在哪里供养,必须要摆放在干净明亮之地,供养净水和焚香一炉,且需日日更换。
常见的是凤凰衔牡丹。凤也同样分雄雌,雄为凤,雌为凰。
凤凰衔牡丹,在动婚、催婚这块效果十分殊胜,未婚男女可在家中客厅明净之处摆放,供养各色鲜花或水晶莲花、净水及焚香一炉,可得美满姻缘之福报。
已婚人按此法供养,更得和合婚姻、幸福美满的大福报。
常见的是龟王九千岁,黄铜质法身,龟壳上刻有百寿图,常做寿礼使用。如需供养,神台高度不可高于腰部,供净水和焚香一炉。
还有一种神龟供养,是扛旱龟王,即一只龟王爬在卦盘上,常供养在龙王庙后,或桥下岸边。若遇洪涝之年,在扛旱龟王后背上撒水,可抵抗水险,化解灾情。
龙龟的外貌是龟身、龙头、龙尾,后背上常驮着三层龟王。
龙龟的供养宜静不宜动,同样是需要供养净水,和焚香一炉,神台高度不可以高于膝盖处。
五、龙生九子供养,寓意龙的九个儿子,九个儿子各具不同的神职法力,供养龙生九子可化解百种灾情。
1、螭(chī)吻:形如四脚蛇,喜欢登高望远,喜吞火,能喷浪降雨,常用来镇火避灾;
2、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常用守街门户,防盗保安全;
3、狻猊(suān ní):形如狮,性情随和,生平喜坐,喜烟火,常用旺盛财运;
4、睚眦(yá zī):生平好斗,杀气重,多做刀剑手柄装饰,睚眦到家,邪祟远离。
5、蚣蝮(gōng fù):身似鳌龙,喜戏水,喜音乐,常助家庭天伦之乐,避水险灾情。
6、狴犴(bì àn):貌似虎,有威力,仗义执言,秉公而断,可避狱讼之灾。
7、饕餮(tāo tiè):形似狼,好食,专吃邪恶之物,起鉴戒之效。
8、蒲牢:形似龙,喜欢吼叫,声音洪亮,可助官运权威。
9、赑屃(bì xì):形似龟,好负重,任劳任怨,力大无比,触摸可带来好运福气。
六、五方尊神供养,寓意青龙神、白虎神、麒麟神、朱雀神和玄武神。
五方尊神供养讲究的是要与供养人气场沟通,人神合二为一。土话一点解释,就是供养人要时常抚摸五方尊神,时常说出自己的心愿和烦恼,那么五方尊神自然就会帮助供养人消除烦恼,美梦成真。
七、仙鹤供养,和神龟供养寓意相同,主要都是寓意长寿。
但仙鹤在萨满堂口里还担任信使的职责,在堂口里供养均以护法形式供养。若单独供养,需供养五色米一斗。
同时仙鹤供养和神龟供养还以烛台的形式出现,在古时皇宫内最为常见,就是一只仙鹤头顶烛台,脚踏神龟,寓意光明永驻,百邪不侵之意。
麒麟供养有两种,一种是以护法的形式供养在菩萨前,一种是以麒麟送子、麒麟送财的形式成对供养。
第二种供养,除了需要供养净水和焚香一炉之外,还需要供养现实钱币,至于麒麟脚下即可。
金蝉供养和五方尊神供养有一个共性,都是喜欢和主人沟通,所以供养金蝉更是要时常抚摸和许愿。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金蝉正面冲门外供养,嘴不可含钱,寓意吸财、纳财;如果金蝉正面冲门内供养,嘴巴里要含钱,寓意吐财,送财。
金蝉的供养位置要定期调整,不可只吸不吐,更不可只吐不吸。金蝉供养需供养净水、焚香一炉、明灯一盏及现实钱币若干。
貔貅亦分公母,公为貔,左脚在前,母为貅,右脚在前。供养貔貅必须成双成对,禁忌在貔貅法身上跨越,禁忌孕妇、产妇及生理期女性触摸佩戴。
供养貔貅除了净水和焚香一炉之外,还需供养香水、香料若干。
十一、獬豸(xiè zhì)供养,寓意公平公正,避免官讼牢狱之灾。
各大行政执法机构常于门口摆放,寓意体恤民情,公开公平公正。家居供养较少。
十二、生肖神供养,分别庇佑十二种属相生人,十二生肖神供养以动物真身护法的形式供养居多。
十三、白象供养,寓意事业蒸蒸日上,项项发财,四通八达。
常见一对白象,后背分别驮着葫芦,里面插着如意,和驮着元宝金山。白象供养,象头需朝门内,不可向外。同时,白象也是南无普贤菩萨的坐骑,也可以护法的形式供养。
各大行政执法机构门口常摆放一对狮子。雄狮踩着绣球,雌狮戏着幼狮。家居供养以玉质石刻较多,摆放在门口。
老话常说,家中一对狮,赚钱没人知(暗指发家致富之意),还有摸摸狮子头,一生没忧愁之意。家居门口供养狮子,必须要给狮子胸前,年年披红挂绿。
除了以上常见的十四种神兽供养之外,在各大师门里还有很多秘传的神兽供养。如:金钱豹(寓意起暴点发横财)、金翅鸽(寓意财运不断川流不息)、孔雀王(寓意增进异性缘分和合迷心)等。因各个堂口的修持法门不同,以及秘传性,这里不多讲解。
写到这里大家会发现一点,就是仙门里各路神兽供养,需要焚香供养的,写的都是“焚香一炉”,而不是焚香几炷。那是因为神兽,虽具有神籍,但却不具有专职封号,所以只能焚香一炉,而不能焚香几炷。待有封号后,方可立庙建堂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