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 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 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在膝关节部位还常患有膝关节滑膜炎、韧 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游离体、胭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膝内/外翻等关节疾 病。
[0003] 多数膝关节炎患者初期症状较轻,若不接受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有膝 部酸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弹响等症状。膝关节僵硬、发冷也是膝关节炎的症状之一,以僵 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而加剧,严重者会发生活动受限。
[0004] 目前,膝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主要为控制症状、改善病情、软骨保护和局部外用药 等,以止痛和改善运动功能为主,临床上以往以非留体抗炎药为主,近年来盐酸氨基葡萄糖 应用较多,这些药物可缓解炎症并减轻疼痛,但不能改变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根本,即治标 不治本;用麻醉剂局部封闭,疼痛可在短期内消失,但易反复发作,且长期应用解热镇痛及 激素类药物,对身体伤害大且副作用多,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疗效可 靠、无复发、安全、副作用小的药物。
[0005] 钩藤,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 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平 肝、息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无复发、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膝关节炎的 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鹿衔草7~10份、 老鹳草11~14份、钩藤4~7份。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鹿衔草7~9份、老鹳 草12~14份、钩藤4~6份。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鹿衔草8份、老鹳草13 份、钩藤5份。
[0011]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1)取钩藤洗净,加入其质量的4~6倍的体积浓度为88~92 %的乙醇溶液浸泡1~ 2小时后,在超声功率为480~550W、温度为55~60°C下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0.5~1小 时,过滤,得醇提液和滤渣,将醇提液减压浓缩至55°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 用;
[0013] (2)取鹿衔草和老鹳草洗净,与步骤(1)的滤渣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的6~ 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1~3小时,煮沸提取3~5小时,得第一提取液和第一药渣;往第一药渣 中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的5~7倍量的蒸馏水,煮沸提取2~4小时,得第二提取液和第 二药渣;继续往第二药渣中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的4~6倍量的蒸馏水,煮沸提取1~3 小时,得第三提取液和第三药渣;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过滤,将所得 滤液减压浓缩为60°C下相对密度为1.14~1.15的浸膏,备用;
[0014] (3)将步骤(1)的稠膏与步骤(2)的浸膏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 的中药制剂。
[0015]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口服,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饭 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次服用相当于15g生药量的剂量。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 疗程即可见效。
[0016] 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膝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老鹳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这三味药材经过科学配伍,共同起着祛风湿、强筋骨、通经络、活 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对于膝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经临床验证,其显效率为38~42%,总 有效率为88~94%,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中药制剂可以用于治疗风 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瘀交结并与外邪相合,深入骨骱所致的膝关 节疼痛,屈伸不利,上楼、坐与蹲下站立时疼痛加重,关节肿大、强硬、变形、缠绵难愈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1
[002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 成:鹿衔草7份、老鹳草14份、钩藤4份。
[0022]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1)取钩藤洗净,加入其质量的5倍的体积浓度为90 %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后,在 超声功率为520W、温度为58°C下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1小时,过滤,得醇提液和滤渣, 将醇提液减压浓缩至55°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24] (2)取鹿衔草和老鹳草洗净,与步骤(1)的滤渣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的7倍 量的蒸馏水浸泡2小时,煮沸提取4小时,得第一提取液和第一药渣;往第一药渣中加入相对 于所述药渣质量的6倍量的蒸馏水,煮沸提取3小时,得第二提取液和第二药渣;继续往第二 药渣中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的5倍量的蒸馏水,煮沸提取2小时,得第三提取液和第三 药渣;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过滤,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为60°C下相 对密度为1.14~1.15的浸膏,备用;
[0025] (3)将步骤(1)的稠膏与步骤(2)的浸膏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 的中药制剂。
[0026] 实施例2
[0027]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 成:鹿衔草1 〇份、老鹳草11份、钩藤7份。
[0028]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9] 实施例3
[0030]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 成:鹿衔草9份、老鹳草14份、钩藤4份。
[0031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2] 实施例4
[0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 成:鹿衔草7份、老鹳草12份、钩藤6份。
[0034]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5] 实施例5
[0036]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 成:鹿衔草8份、老鹳草13份、钩藤5份。
[0037] 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8] 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湿、强筋骨、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 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瘀交结并与外邪相合,深入骨骱所致的 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上楼、坐与蹲下站立时疼痛加重,关节肿大、强硬、变形、缠绵难愈等 症。
[0039] 药物毒理学试验 [0040] 1、急性毒性试验
[0041]以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片剂为试验,采用灌胃给药方式,在24h内连续给药3次, 每次间隔4h,每次给药20g生药量,累积药物总量达60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00 倍。给药后7d内,小鼠活动、进食、排泄均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亮,其平均体重均随实验时 间的延长而增加。第8d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胃、肠等 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 5Q)。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无急性 毒性反应。
[0042] 2、长期毒性试验
[0043] 以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片剂为试验,采用灌胃给药方式,将本发明中药制剂分为 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组,各组的药物用量分别为7.5、15、30g生药/kg/d,相当于临床剂 量的12.5、25、50倍。灌胃给药12周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 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系统解剖、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 变。停药2周也未见明显改变。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在长期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明显毒 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本发明中药制剂无
毒性反应,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0044] 临床试验
[0045] 1、病例选择
[0046] 选择确诊的膝关节炎患者400例临床观察,全部病例均经体检及X射线或DR片等多 项检查确诊,且无严重肝、肾、心功能不良。其中男性198例,女性202例,年龄38~74岁,平均 年龄61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年。将该4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5组、对照1~3 组共八组,每组50例,各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47] 诊断标准:①有膝关节受损伤,受风寒湿热史;②膝关节剧痛、屈伸不利、肿大、僵 硬、变形;③舌质紫黯、苔白、脉弦涩;④膝关节X射线或DR或CT等影响学检查提示髁间棘增 生。
[0048] 2、治疗方法
[0049] 治疗1~5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片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各一 次,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次服用相当于15g生药量的剂量。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 ~3个疗程即可见效。
[0050] 对照1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镇痛用布洛芬缓释片或双氯灭痛缓释片;僵硬屈伸不 利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一次注射2ml,每周1次,连续5周为一疗程。
[0051] 对照2组服用的片剂,仅含有鹿衔草和老鹳草两种组分,其余与实施例5完全相同。 口服,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次服用相当于15g生药量的剂量。 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即可见效。
[0052] 对照3组服用的片剂,仅含有钩藤这一种组分,其余与实施例5完全相同。口服,每 日两次,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次服用相当于15g生药量的剂量。15天为1 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即可见效。
[0053]经过1个半月的治疗期后,对治疗前、后均进行DR片检查,观察髁间棘增生或吸收 情况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0054] 3、疗效判定标准
[0055] 显效:膝关节疼痛消失,屈伸灵活,上楼或蹲下站立时疼痛与关节肿大消失,膝关 节DR片观察:髁间棘增生处变钝;
[0056] 有效:膝关节疼痛缓解,屈伸较灵活,上楼或蹲下站立时疼痛减轻,关节肿大基本 消失,膝关节DR片观察:髁间棘增生处稍变钝;
[0057]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膝关节DR片观察:髁间棘增生处无变钝。
[0058] 4、治疗结果
[0059]表1各组的疗效比较
[0062] 经过1个半月的治疗后,各组的疗效如表1所示: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8~42%,总有 效率为88~94%;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〇.05),说明钩藤在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钩藤与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其余组分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1~5组、对 照2~3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1组有6例在用镇痛药后出现腹痛、反酸等不适症 状。
[0063] 5、典型病例
[0064]病例1:薛某,男,56岁,患者五年来,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每遇阴雨天气或洗 澡或劳累后则双膝关节疼痛加剧,曾到多个骨科门诊和骨科医院进行治疗,然而效果均欠 佳。症见:双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肌肉酸痛,两下肢重着,两足疼与拇趾麻木;舌淡红,苔 白腻,脉濡缓;DR片提示:双膝髁间棘增生。
[0065] 辨证分析:感受风寒湿之邪,而感湿邪偏胜,寒湿痹阻,气血不通,故双膝关节疼痛 剧烈且肿胀。因湿性粘滞、重浊,湿注经络,留滞肌肉、关节,气血运行受阻,则见双膝关节肿 着、酸痛、屈伸不利。肌肤络脉为湿浊阻滞,营血运行不畅,而见两足底部与拇趾麻木。阴雨 天或洗澡湿盛,故疼痛加剧。劳累则耗伤气血,故痛增。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缓均为湿邪偏 盛之象。
[0066] 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片剂1个疗程后,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部 肿胀消失,肌肉酸痛与两下肢肿着感减轻,两足底与拇趾麻木。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双膝关 节疼痛消失,肌肉酸痛消失,两下肢重着、两足底与拇趾麻木基本消失,舌、脉恢复正常。继 续服用1个疗程后,全部症状消失,正常活动中双膝关节未出现疼痛,痊愈。每半年随访一 次,至今无复发。
[0067] 病例2:狄某,女,42岁,两年来,患者常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每遇寒冷或劳累后疼痛 加重,遇热或休息后疼痛减轻。尤其近三个月来,双膝关节疼痛增剧,曾在当地的人民医院 骨科门诊治疗,效果欠佳。症见:双膝关节剧痛,不能行走,关节屈伸不利,每上楼梯或蹲下 站立时疼痛加重,关节轻肿大,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每遇寒冷或劳累后膝关节疼痛加 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而弦;DR片提示:双膝关节髁间棘增生。
[0068]辨证分析:感受风寒湿之邪,而感寒偏胜,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气血痹阻不通,故 见双膝关节剧痛。劳则耗伤膝关节气血,故劳累后疼痛加剧。遇寒则血愈凝涩,则痛增甚。风 寒湿邪留着肌肉、关节,则关节屈伸不利。寒为阴邪,故关节轻度肿大,局部皮色不红,触之 不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涩而弦均为寒胜之象。
[0069] 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片剂1个疗程后,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肿胀 消失,上楼梯或蹲下站立时疼痛减轻。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双膝关节疼痛消失,上楼梯或蹲 下站立时,或行走时间过长稍感不适。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全部症状消失,从事工地上的粗 活后也未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已治愈。每半年随访一次,至今无复发。
[007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71]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鹿衔 草7~10份、老鹳草11~14份、钩藤4~7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 下原料制成:鹿衔草7~9份、老鹳草12~14份、钩藤4~6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 下原料制成:鹿衔草8份、老鹳草13份、钩藤5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取钩藤洗净,加入其质量的4~6倍的体积浓度为88~92 %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 时后,在超声功率为480~550W、温度为55~60 °C下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0.5~1小时, 过滤,得醇提液和滤渣,将醇提液减压浓缩至55°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 取鹿衔草和老鹳草洗净,与步骤(1)的滤渣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的6~8倍 量的蒸馏水浸泡1~3小时,煮沸提取3~5小时,得第一提取液和第一药渣;往第一药渣中加 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的5~7倍量的蒸馏水,煮沸提取2~4小时,得第二提取液和第二药 渣;继续往第二药渣中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的4~6倍量的蒸馏水,煮沸提取1~3小时, 得第三提取液和第三药渣;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过滤,将所得滤液 减压浓缩为60°C下相对密度为1.14~1.15的浸膏,备用; (3) 将步骤(1)的稠膏与步骤(2)的浸膏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膝关节炎的中 药制剂。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膝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鹿衔草7~10份、老鹳草11~14份、钩藤4~7份;取钩藤洗净,加入乙醇溶液浸泡,超声提取,过滤,得醇提液和滤渣,将醇提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取鹿衔草和老鹳草洗净,与滤渣混合,加入蒸馏水浸泡,煮沸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为浸膏;将稠膏与浸膏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湿、强筋骨、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对于膝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经临床验证,总有效率为88~94%,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6/74, A61P19/02, A61P29/00
【公开号】CN105616600
【申请号】CN201610043840
【发明人】王丹旎
【申请人】王丹旎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