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阳气是将军,十胖人九个是虚证
田原:我了解到四川有一个卢火神,看病的时候也是先扶正病人的阳气。
李可:呃,他那个年代更久远,传到卢崇汉的时候已经是第四代了。
田原: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流派与理念,有从脾论治的,有从肝论治等等,很少听到从阳气
入手。听起来倒像一个总则。所谓阴阳平衡。
李可:这是个总体啊。中医上讲的阴阳啊,其实是浑然一体,互相融合的,不能说这边儿就
是阳,那边儿就是阴。人的元气也是一样,从出生时,他的元气就是浑然一体的,但是因为
先天的东西和后天的东西又有所区别,而且两者互为其根。比如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而且据
五行的理论,脾属土,土能够生万物,其他四行
(脏腑)
啊都受它的灌溉,如果在中间这块出
了毛病啊,脾胃不能够健运,那五脏就失养了,最后还要归结到后天之伤,损及先天之阳,
动摇了生命的根基。
所以现在的病啊,首先就是脾胃先受伤
----
吃喝大量的生冷食物、饮料,生活不节制,房事
过多。还有就是生活过於劳累,思想比较复杂,或者压力大等等,中医说:思伤脾啊,所以
这个人首先就不想吃东西,消瘦,然后从这个地方开始,演变出多种疾病,像糖尿病、高血
压
....-
都是这麼来的。
田原:如果按您说的思虑过多伤及脾脏,就不想吃东西,会消瘦。但是为什麼很多胖人也脾
虚,这种情况怎麼理解?
李可:胖也是虚胖,十个胖子九个虚啊(笑)
,越胖的人越怕冷啊。他胖是因为有多余的废物
积聚在体内啊,就是湿滞啊。
田原:您刚才说阳虚之人十之八九,为什麼现在治疗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卖得那麼好?而
且很多医生,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特别喜欢开「六味地黄丸」。
李可:这个中医啊,从金元以后,逐渐的,有些个分支,就走向歧路,其中走得最远的是朱
丹溪。他当时创造了一个理论,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实际上是谬论,他首先就把《内
经》的宗旨给悖离了。现在啊,我们好多大夫看病啊,都是根据他这个理论来的。(笑)
田原:但是也有临床疗效啊。
李可:各人经验不同。滋阴降火这个东西啊,所谓的现代派,也就是西化以后的中医这种流
派啊,用的纯粹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常常适得其反。所以我们现在治病治的是啥?首先就要
救长期服用阴寒的药物损伤了的正,我们得先治疗这个。
田原:中医有句话叫「春夏养阳」,如果说您和卢火神治病的时候都是从阳论治,那可不可
以理解为,在春夏两个季节把阳气「养」足了,很多病就不会发生了?
李可:《内经》裏面有「春夏养阳」。这麼个提法,这个春夏养阳的养生方法,对於避免很多的疾病有效。这是古代几千年实践得出来的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
我们中医讲究治未病,治未病并不是说治那个没有病的人,而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遏制它。因为人是自然界大气所生万物的其中一种,人的身体和自然界是同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有的动、植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那麼冬天,积蓄了大量的能量以后,到来年开春,阳气慢慢生发,这个时候冬天的动物也醒来了,一些植物开始慢慢生长、萌芽、发育,这是一个阶段。然后到了夏天,阳气又进一步生发。所以春天和夏天,耗费的阳气最多。人的生命,以及动植物的生命,也是依据这样一种情况生长、发展,也要消耗很多阳气,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强调养阳了,要不断地补充、保护阳气,就是因为阳气消耗特别大,你不要再伤害它。其实阳气这个东西,不仅是春夏要养阳,一年四季任何时候你都不要伤害它。
田原:我感觉您特别强调阳气的作用,但是一般人都认为,一个健康的人,阴阳要平衡。
李可:这个观念不完全对。为什麼呢?从《内经》开始,从《易经》开始,就特别强调:人的阳气乃是生命的根基。阴这个东西,阴是包括你人体的所有器官,你所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分,这些东西是属於阴的。那个阳气是居於统帅地位的,是一个主导。所以阴的东西,都是在阳的统率下,绝对不是半斤八两,平起平坐,阴阳平和。这个阴阳平和是指这个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平和。
《内经》有几句话,一个是「阴平阳密,精神乃固」,还有一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气和阳气的重要性在哪呢?阳秘,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密。另外《内经》有许多重要观点,比如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折寿就是短命啊。易经也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通俗讲: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
田原:俗话说万物生长靠阳光。(笑)
李可: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从养生治病的经历来看: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
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所以古人云:
「万病不治,求之於肾。」求之於肾就是救阳气。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各个不同的生命阶段表现也不一样,小孩儿时候,当然是阳气旺盛。
生长发育到成年以后的话,所谓阴阳平衡,就是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但是,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地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憋不住,尿频,这些都是因为人在老年以后,阳气衰弱,阳气失去统帅作用。
很多老年人在危险期的时候,特别是像一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其他的并发急性心衰,只有一条办法,就是救阳,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保护阳气。要特别看中一点。
阳气救回来了,这个人就活过来了。这个东西就好像水龙头的开关一样,它的阀门、螺丝逐渐地变松,要把它拧好。我记得读《傅青主女科》时,有一段话,治疗大出血之后怎麼样来挽救,原话是「已亡之阴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大出血之后,损失的血(血属阴)
虽然不能马上生出来,但是一旦阴损及阳,阳气一散,这个人生命就终结了。你看他虽然病得非常厉害,只要有一丝阳气不散,这个就可以救。所以在看病的时候有个格言: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田原:您从行医到现崔,看过的病人有个大概的数据吗?
李可:哎呀,总有10多万吧。
田原:冒昧问您一句,有效率能有多少?
李可:一般的都有效。
田原:在您这10多万病人中,重症心衰的病人占多数?
李可:我主要就是治疗这个病。
田原:您收治的重症心衰病人到了什麼程度?
李可:就是西医判断这个人绝对活不了了,嘱咐家属准备后事,大多发了病危通知书。像这种情况居多数,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田原:这些病人被送到您这儿的时候,都是什麼状态?
李可:大部分都昏迷了,找不到脉搏,量不到血压,有的还剩下一点呼吸,全身冰凉,就剩胸部心脏这一块还有一点温度....其实这种病人救过来的速度最快,吃上药马上就好。
田原:为什麼?
李可:就像打仗一样啊,因为他的矛盾集中啊。反而那种半死不活,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情况费的时间很长。其实越是重症,中医抢救的速度、抢救的效果越好,在这个领域肯定强过现代医学。
田原:通常情况下,像您说的这种重症心衰病人,最后就发展为全身器官衰竭,并且伴有很多合并症了吧?
李可:对啊,各种各样的病,到最后就走到这一步了。
阳气虚结块成肿瘤,急化疗病人丢性命
田原:李老,您认为肿瘤病人能抢救过来吗?
李可:呃,一样。但是,心衰可以抢救过来,肿瘤呢,因为它这个五脏的损伤过大,有的吧,可以救活。有的就算抢救过来了,不久也就死去丁,因为他使用中药太晚了。在肿瘤早期还差不多。不只肿瘤,好多病都不是马上就得的啊,往往发现的时候,整个五脏气血都损伤得很严重。
肿瘤这个东西最早产生的是阳虚,阳气虚了以后,慢慢就结成小块儿,然后逐渐长大,戍为一个影响人生命的东西,所以我治疗肿瘤的时候,找原点,还是在阳气上下工夫。首先保住这个病人的阳气,不要让他继续再消耗,然后想办法把这个东西慢慢缩小,使这个病人暂时和肿瘤共存,然后等到它那个阳气旺了,就可以攻下,把这个肿瘤打败。所以呢,这个肿瘤呢,需要很长时间调理。但是肿瘤病人只要不犯错误,不要做这个放疗、化疗,生命一般都可以延长好多年。
田原:单纯的心衰病人您就可以使他起死回生?
李可:嗯,那个快。
田原:您认为肿瘤病人做放、化疗是错误的?
李可:
现在国外西医这个高层啊,对放、化疗这个问题啊,
都开始反思了。我记得,去年《(参考消息》登过这麼一个消息:美国做过一个试验,什麼试验呢?给一部分65岁到80岁这个年龄段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尸体解剖,解剖的结果是,这些人全部都有肿瘤,有的肿瘤有拳头那麼大,10公分左右。但是本人在生前没有什麼感觉,一直到死都没发现自己长了肿瘤。这个说明啥问题啊?说明肿瘤可以和人共存,只要你不惊扰它,它也不能危害你,你越是对它采取一些措施----放疗了,化疗了,手术了,.....反而使它很快就扩散。为什麼肿瘤病人经过手术或者放、化疗之后,肿瘤很快就扩散?是什麼道理?他们(美国人)从那个微观的角度啊,找了一下最基本的原因。研究结果呢,就是这几种方法刺激人体以后啊,病人体内生长了一种叫异常生长因数二号的东西。这个东西一旦抬头,肿瘤就通过淋巴系统、血液系统等各个系统向全身扩散,所以国外基本上都不主张作放疗、化疗了。有一位很著名的美国大夫,他生前啊,留下了一部书,他在书中就反思啊,说我们动手术的这些病人啊,有百分之七十其实可以不动手术,也不应该动手术的。
田原:说明西方医学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李可:美国对中医的研究啊,也不像我们现在这麼表面。国内还是说的多,做的少。(笑)去
年有个统计,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在册的,能看病的中医有27万6千人,到了2004年国庆前的时候就只剩27万人,就短了6千人,这才多少年啊?你看我们国家办了那麼多中医学院,这麼些年下来,每所中医学院最起码应该培养一万人了吧?那就应该增加三十多万,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可是最后不但没有增加,反倒少了6千人。好些个大学毕业的中医学生找不到出路,最后都改行学西医了,这样的人多得很啊。
这就说明我们这个教育体制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