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
【课程要领】
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6克,制附子9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细辛3克。<警告1> <警告2>
症状:治少阴病始得之,无汗恶寒,头不痛,但欲寐,反发热脉沉者。手足冷、身体痛。
调理:房事后感冒、感冒后不容易好的类型、体质虚弱总感冒的人、老年性感冒、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感冒同时合并扁桃体发炎、哮喘和皮肤瘙痒等属阳虚病症。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1、感冒同时扁桃体发炎:容易感冒、流清鼻涕、头晕发困、总打喷嚏、怕冷、有扁桃体发炎。
制附子12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麻黄10克,炙甘草12克,细辛6克,大枣4枚,生姜12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2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警告1> <警告2>
2、拖延性感冒:每次感冒都是拖延很长,得了感冒就不容易好,咳嗽,浑身疼、怕冷。
附子10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细辛3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如果咳嗽不好,加大细辛的剂量到10克,然后加紫菀15克,杏仁8克,五味子15克,茯苓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警告1> <警告2>
3、一遇到天冷浑身疼:一到冬天和天气冷则浑身疼,天气一暖就恢复正常。
附子15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细辛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警告1> <警告2>
4、咽喉肿痛:因为受凉而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麻黄6克,细辛6克,制附子10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桔梗20克,牛蒡子15克,射干10克,防风8克,荆芥10克,薄荷10克,蝉衣10克,僵蚕10克,地龙20克,黄芩15克。<警告1> <警告2> <警告3>
5、哮喘:遇寒或者遇风而发作的哮喘。总觉得后背凉或者后背有风,咳痰清稀、怕冷明显,喜欢吃热的东西。这属于阳虚感寒,寒湿阻滞,肺气不降。
麻黄10克,制附子15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细辛6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苏梗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警告1> <警告2>
【课后小福利】
感冒后转成中耳炎,耳内有脓问题:心肝实火上攻导致
用葛根汤加减调理:
葛根20克、麻黄9克、桂枝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白芍6克、大枣12枚、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败酱草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警告1>
<警告1: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白术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
<警告2: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毒性较大,需要特殊熬法,所以建议到药店熬,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
<警告3:此方剂不适用于过敏哮喘,过敏哮喘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