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得过的人都知道其“厉害”,常常让人站不起活不起,实际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不是无药可救,前提是你是否用过古中医的方子。今天让我们走进古中医,看看1700年前张仲景的方剂是否真的有效果呢?
【课程要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西医的叫法,中医叫痹症或者历节。
表现:关节肿痛,一般在腕、手指、膝、趾、肘、肩、等各处关节等,呈对称性肿痛。关节在较长期静止不动后出现僵硬感,在晨起时尤为明显,称为晨僵。手指和脚趾容易肿胀变形。皮下有结节。
原因:寒凝血滞 、寒湿内侵 、营卫不和 、肢节痹阻。
治法:兴阳温经、养营和血、祛寒除湿。
方子:乌头桂枝汤和附子汤交替服用。(乌头桂枝汤服一天,附子汤服一天。)同时服用人参养荣丸。
乌头桂枝汤:乌头兴阳温经,驱寒散凝,配合桂枝汤来调和营卫,温通血脉。
制乌头9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蜂蜜2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警告2>
附子汤:附子补元阳,肾阳足,寒邪自去。茯苓白术健脾除湿,人参白芍养阴。
制附子12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生白芍9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警告1> <警告3>
【课后小福利】
过敏性鼻炎:
表现:遇冷容易打喷嚏,鼻子痒,流清鼻涕。
原因:肺气虚,卫阳不固而感受外邪。肾阳亏虚。
治法:解表散寒、温阳补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6克、制附子9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细辛3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服用时配合大米汤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可以配合桂附地黄丸一起服用。<警告1> <警告3>
<警告1: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警告2:由于方中含有制乌头,毒性较大,需要特殊熬法,所以建议到药店熬,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中药店咨询中医师。>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
<警告3: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毒性较大,需要特殊熬法,所以建议到药店熬,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