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辩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诊是中医学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舌诊的临床应用。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舌诊可适用于中医各大辩证体系,如八纲辨证,营卫气血辩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等。
现代无论是患者,还是医者,过度执迷于下工之术,使中医步入怪潭。这里需要说明的并非是脉诊不好,而是我们应明白中医所提倡的四诊合参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深入研究四诊,方可诊病如神,万无一失。
李师说“ 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
这就是一个“全息”观念,从身体局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器官,都可以反应出人体整体的功能状态,这就是全息论。
“故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浊之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怫郁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
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如心肺居于上焦,其气宜降,肾与命门居于下焦,其气宜升,肝胆脾胃居于中焦,为上下左右,气机升降之枢纽。
舌头是反映人体的一面小镜子,那么气机的升降正常与否也会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我们看这张图,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沿太阳的公转方向,都是自左向右的,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左升右降”。
不过这张图与我们所画的位置有些区别,对了便于观看,我们把此图右旋90度后,再来看一下。
都源于这一气,这一气就是脾土之气,所以,脾为四象之母,后天之本也。所以,繁而繁之,则宇宙万物,皆纳其中,简而简之,不过一气,不外阴阳,不出四象。
我们知道了“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升降规律后,我们再来看舌相图。
有很多人会疑惑,这个图左侧的“左升”为何箭头却是向下的?右侧的“右降”为何却是向上升的呢?
这是因为大家所理解的升降,就是我们所谓的“上下”了,其实不然。我们来看人体的升降是如何升,如何降的?
我们先看左侧,我们自己观察着身体,左升是从左侧的下焦(肾)上升至左侧的上焦(心肺),是这样的吧?那么我们再看右降,是从右侧的上焦(心肺)降至右侧的下焦(肾)。
看左侧,左升,是从下焦的肾,升至上焦的心肺。也就是这个箭头的位置。
右侧呢,就是从上焦(心肺)的位置,下降至右侧的下焦(肾)。这就是这个箭头的方向。
所以这个气机升降图的方向就清楚了,因为舌头是下垂的,所以他的升降方向,与人体的升降,箭头是相反的。如果再不明白,你就out了。
如果人体气机升降正常,其舌轮廓应该是圆顿流畅的,如果出现了高凸凹陷,齿痕缺损,就说明气机周流出现问题了。
我们看这张图,左侧舌尖部向下凸出来了。这就是“左升”太过,或者称为“肝升太过”。
这不用多说了,这就是“右降不及”或者称为“肺气不降”的舌相特点。
这些都是右侧肺气不降的舌相。右侧的舌头主敛降,主右脉,左侧的舌头主升发,主左脉。上面这种舌相的患者,其右手脉象必定会上越有力。
其他不再逐一列举,只要认真领悟,仔细思考,定见真机,举一反三也。
李氏奇效舌诊主要是从舌形、舌质、舌苔、舌底(舌络)四个方面去观察,尤以前三者最为重要。
一是看舌形,即舌体形状,舌体的厚薄软硬、大小胖瘦、高凸凹陷、齿痕裂纹、舌体及舌中线的中正与歪斜、舌体运动的灵活与呆板。
二是看舌质,即舌体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明暗深浅,瘀斑郁点等,反应整体气血的一个流通分布及盛衰情况。
三是看舌苔,舌苔分布的均匀与否,颜色特点,厚薄与剥脱,荣枯润燥等。
另外,舌诊也要注意看“舌神”,这对疾病预后关系密切,舌神就是对前三者的综合状态的评定,即舌色鲜明润泽,活动灵活为有神,此时正气足,病易治;舌色晦暗,活动迟缓为无神,其病难治。
我把我给患者看过之后的内容给大家看一下,原理依据大家结合照片一看就能知道了,以后会慢慢的进行讲解。
需要提前说明的,这些症状我之前与患者均没有做过任何沟通和联系,全部都是从舌相之中看出来的。那么结果是不是说对了,患者如何回应的呢?上面的传统中医舌诊法,对于我们的舌诊法又是持什么态度呢?
这是昨天我们学员说的,学好我们的舌诊真的可以做到无人能及,诊断治疗底气十足。
当然这个患者的舌象,还不是特别红也没有明显的小点点,所以肝火还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在列举症状的时候,就列举了最基本点肝火大的症状,就是性急易怒。
当然这个患者的舌象,还不是特别红也没有明显的小点点,所以肝火还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在列举症状的时候,就列举了最基本点肝火大的症状,就是性急易怒。
所以我们看舌象,在向患者提供列举症状的时候也要根据舌象来把握一个尺度,并不是症状罗列的越多越好。这种技巧,需要大家根据我们的知识,在临床之中多多练习,熟能生巧。
这里面还有一个症状是我们之前没有讲过的,那就是我说明了患者存在“肾虚,腰背酸痛”。
那么,这些症状,我们又是从哪里看到的呢?这又是我们今天的一个新的知识点。
肾虚,不得不提到的肾,肾的反射区在舌头的什么部位?下焦,舌根部位。
另外,舌根部位的舌苔也是厚腻的,寒湿较重,寒主痛,湿性困重,加上肾虚有哪些症状?腰为肾之腑,定会有腰酸背痛,腰部发冷,酸困劳累的感觉。肾虚的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头晕耳鸣,脱发,性功能下降等。
那么,我们看出来的症状到底对不对呢?学到的知识必须得到验证才有意义。
精神抑郁,说明其肝郁火旺,肝气不舒,脾气不好,口眼干也是肝火旺的表现,头昏耳鸣,性功能不好也是肾虚的表现之一。结合上面我们列举出来的症状,证明我们分析的是非常准确的。
图解:A:舌尖内陷 B:舌中焦凹陷 C:舌根高耸有郁点 D、E:舌两边高耸,右侧为甚 满舌郁点,B、C:舌苔较厚,中下焦为甚。
通过上述讲解,我们知道了舌中间的凹陷,代表了脾胃的虚弱(因为舌中属脾胃)。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谷,所以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
我们再讲一下这个舌尖的凹陷什么时候代表睡眠不好,什么时候代表腰痛。
像这两个舌尖就代表睡眠不好,他们的特点一是凹陷的程度小,二是就像苹果咬掉一块一样,形成不规则的缺损。
像上面的腰痛的舌尖凹陷程度很大,并且凹陷处非常的光滑,就像很自然的长成的那样子。
下面是我和学员们的对话截图,叫大家再次感受一下李氏奇效舌诊的优势特点。
大家先用所学的知识先自己看一下,然后再和下面对话里面的“答案”来验证一下自己的诊断结果吧
我们对应脊柱的反射区位置看,裂纹主要在胸椎的位置,也就是背部的位置,所以会有背部的不适症状,背部都开了口子了,能不在里面钻风嘛。
通过这些图,结合全息脊柱的对应图,根据位置来判断是哪一块出现问题就可以了。
在用药方面呢,颈椎部位的裂纹或凹陷及隆起等改变,加葛根治疗,胸椎段出了问题加羌活,或者葛根,羌活合用(葛根也可以治疗后背部的问题),腰椎段出现异常加独活治疗。
一般药量都是30克,羌活对胃有些刺激性,胃部不好的容易引起恶心想吐,胃痛等表现,就减量使用,15-20克左右。
一般的气管部位与颈椎节段差不多,一般患病多呈局部凹陷的改变,像很多慢性咳嗽的患者都可以在颈椎附近出现气管部的凹陷,就像我说的肺区的凹陷,严格来说是气管的凹陷。
一般诊断咳嗽气管部位的凹陷诊断咳嗽比较可靠,裂纹呢,可以进行问诊鉴别,一般像这种颈椎也有问题,气管也有问题。
像这种咽喉部的改变我们可以加桔梗治疗,一般用10-15克。如果舌尖部有红色郁点诊断鼻咽炎更准确,舌尖的郁点加薄荷15克。
我们学习了李氏奇效舌诊的基本常识也见识了望舌用药的疗效,现在我们详细的分区域一步步的进行学习。
通过前面的知识内容我们了解到,舌苔是附着在舌体上的薄白色绒状物。舌苔是如何产生的呢?
传统中医说舌苔为胃中生气所现,还有说舌苔是胃中浊气熏蒸而成。
这几种说法并不是十分准确,我们先看第一个,舌苔若是胃中生气充足的表现,那么舌苔厚腻又如何讲,岂不成了生气非常足了吗。
按这种说法,如果胃气全部下降的话就应该无苔了,但无苔又确属病态,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合适。
那么舌苔是如何生成的呢,我们如果看舌象看得多了就会知道了,舌苔是由下向上长的,十有八九的患者都是舌根部舌苔较厚越靠近舌尖部越薄,甚至有的少苔,也会在舌根部位存在一些舌苔。
我们换个角度去理解,云朵是如何形成的呢?《黄帝内经》中说过: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也就是说,地面上的水分经过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至天空形成云朵,当水蒸气上至天空凝结成水滴形成云朵,当云朵的含水量过大,云朵变成雨滴又降落到地面上。
在我们的舌上,舌根部位就是下焦,就是大地上的水,肾水的位置吗,主一身之水。
所以闲话说了这么多,舌苔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呢?舌苔是肾水经肝木之气的升发,顺着气机的升降,脾胃的枢纽,心肺的输布来灌溉周身的。
如果舌苔厚腻,那就是灌溉的水分太多了。内涝了,我们就说他是痰湿过重,水湿积聚。
如果那里出现剥苔,就是阴虚了,缺少水分,像很多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会出现阴虚舌红苔少,有裂纹(津亏)的舌象。
如果哪里出现了舌苔薄厚不均,舌苔厚的厚,薄的薄,又有苔厚腻的地方,又有剥苔的地方,这就是肝气被郁,水液输布的不均匀导致,气机不调畅。知道舌苔原理和病因了,治疗也就不是难事儿了。
这是比较正常的一个舌象,按标准来说呢,中后部舌苔能薄些就更好了。
能透过舌苔看到淡红色的舌质颜色最为理想,即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舌苔增厚呢容易形成腐腻苔,什么是腐腻苔呢。苔质颗粒粗大疏松,如豆腐渣堆积舌面,一刮就能刮掉,称为“腐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不容易刮掉,上面像罩了一层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
腐苔多见于食积,胃气不降,食糜腐化后的浊气向上熏蒸而成,多见于小儿,小儿脾胃功能差,很容易形成食积,治疗主要以消食助运,通便泻腑为主。加些槟榔,山楂,神曲,莱菔子,大黄之类的都可以。
平时见得最多还是厚腻苔为主,多属于脾肾亏虚,痰湿内生,阳气被遏所致。
舌苔厚腻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们结合我们的基础理论的病因学说中湿邪的致病特点联想一下,湿邪致病有哪些特点症状呢?
一是症状粘滞,如大便黏滞不爽(黏马桶,不易冲走),排不尽(排便量少,便意多),易留宿便;小便滞涩不畅,舌苔粘腻厚浊等(舌苔增厚是痰湿重的典型表现);
第二是指病情的缠绵性,湿邪为患,发病缓,病程长,久治不愈,易于反复。
舌苔厚腻我们如何治疗呢?如果舌苔厚腻看不到舌质颜色,但厚腻程度并不严重的话,我们李氏奇效汤基础方中有桂枝汤和二陈汤等成分即可有效治疗。
这个组方也是针对现代人痰湿重的体质而制定的,所以改善湿性粘滞,久治不愈的问题,所以采用李氏奇效汤治疗疾病见效才会快,痊愈后也不易复发,就是因为李氏奇效汤改善了其湿性粘滞容易反复的性质。
就像下面这位患者一样,阳痿久治不愈8年余,用李氏奇效汤治疗5副药内天天见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