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舌苔厚腻到了这种程度再用基础方治疗就病重药轻了,就得加上强力祛痰除苔的草果,也可再加炒槟榔,他们的常用剂量为10-20克。
这种严重的舌苔厚腻的生姜也是要加上的,我们的加减一般是根据严重程度递增的,越严重加药越多,不严重的话就少加一点,我们任何的加减原则都是如此的。
细心的懂生活的人会发现一个生活小窍门,在过去吃完饭,像那种油乎乎的菜盘子上面的油很难刷掉。
这种油就是湿性黏滞的“象”,像很多胖人就身体特别爱出油,头发油啦,皮肤油啦,就是痰湿重的表现,为什么肥胖就是脂肪过剩,脂肪是啥?脂肪就是油。
我们再说那种油乎乎的菜盘子,用水根本就刷不干净的?如胶似漆似的。
比如洗这种油盘子不能用冷水,必须要用温热水,这样油才好下去,《伤寒论》中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有“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的比喻,和我们用温水刷油盘子是一个道理嘛。
万物皆源于道,道法自然,道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所以处处都有中医法。
我们重点讲生姜,把生姜切片在油盘子上面擦一擦,然后再洗就很容易的把盘子上的油洗掉了。
在发明洗洁精的年代讲这些就陌生了,如果逛超市的时候细心的人也会发现,很多洗洁精的包装上就画着生姜,里面添加了生姜的成分的。
这就是生姜有很好的去油去污的能力,包括很多的洗发膏也添加了生姜的成分,这样洗出来的头发也会干净,减少头皮屑,还能杀菌止痒,生姜也可以生发。
姜能去腥去油腻啊,这样炖出来的肉啥的就不那么腻人了,因为生姜把肉脂都给破坏掉了,所以就没那么油腻了。这个对我们来说就比较熟悉了。
这是我们生活中对于生姜的使用,说句玩笑话:“不会炒菜的厨子就不是个好医生”,但不懂生活的人确实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医生。
既然舌苔是体内痰湿重的表现,痰湿就是秽浊之气,像油脂一样的脏东西,自然也缺不了生姜这位去污大将的。
这里面知母,黄芩,芍药,甘草等药物都是清热为主,因为他有脉弦数,舌边深红嘛,厚朴能破戾气,这些都姑且不提,这段话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段,即可治疗“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这不就是指的治疗舌苔厚腻嘛,而此方中去掉刚才讲的那些药物,就剩下草果和炒槟榔了。
所以由此可断草果与炒槟榔是为治疗“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而设的。
中医讲究异病同治,虽然我们舌苔厚腻的人不一定都是瘟疫,但这种舌苔厚腻确是可以用草果和炒槟榔治疗好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二药配合生姜治疗,去除舌苔是非常明显的,像那严重的厚腻舌苔,一周内就能基本除掉了。
头脑也清亮了,不然痰湿重,头脑总是昏蒙蒙的跟阴天似的不清醒。
这炒茄子就特别费油,炒其他菜放一点油就OK了,炒茄子你得放四五倍的油才行,油少了茄子立马就吸进去了,放的油少了,炒的茄子容易糊,而且还不好吃。
这油脂和痰湿是一个道理,肥人多痰湿嘛,肥人就是油脂(脂肪)多。
我们不可能茄子切碎煎汤药喝嘛,多浪费,这些可以作为痰湿重患者的食疗,也是减肥之佳品。
但是要了解茄子这个特性,你炒茄子吃没有用的,因为它吸油的特性已经饱和了,所以这茄子你得生吃或清蒸着吃,放点蒜泥盐啥的,这样吃才能达到吸油排油除痰湿减肥降脂之功效。
还有一件法宝就是冻豆腐,吃过冻豆腐的都知道这要是有点菜汤儿啊,都被吸到这冻豆腐眼儿里去。
这三味药从药性及归经来看,更适合中焦苔厚腻为主,或者满布全舌的厚腻苔的治疗。
有些患者的舌苔厚腻,但不是满布全舌的,而是在舌面的一个局部上,如果上午学员询问的那个分布在舌中线两侧对称性的厚腻苔(被称为“肝郁线”)。有的则单独的位于舌根,今天也有一个学员上传过的,很巧。
这个肝郁线不是很清晰,我再给大家多找几个舌图看一下,作为我们今天的主讲内容。
这种舌中线两侧对称性的由舌苔或者粘液出现的呈线状的舌象特点,被称为“肝郁线”。
什么叫做肝郁呢?我们讲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时候已经讲过了,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肝与胆相表里。
肝主疏泄,就是指的肝具有保护全身气机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功能活动也就正常。
还有很多肝郁表现,不再逐一赘述,大家参考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藏象学说,病因学说方面去理解融合就可以。
如果伴有其他舌象特点如,舌前部的郁点加薄荷15克,也有逍遥散的意思,苔黄明显加黄芩10克,其他按舌用药或随症加减就可以了。
肝郁线的意义和治疗我们就到此为止,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舌根厚腻苔的意义和治疗方法。
我们对照这个舌诊全息图去观察舌苔所覆盖的区域脏器就可以,舌根部位包含生殖系统(子宫,卵巢,男女外生殖器等),泌尿系统(前列腺,膀胱等),肛肠,盆腔,腰腿等。
前两天我们讲了厚腻苔的病理意义和用药治疗方法,包括肝郁线,舌根的厚腻苔。上次一位同学打扰,舌根厚腻苔还没有讲完。
我们介绍过了,肝郁线是舌中线两侧对称性呈线状分部的两条舌苔或粘液构成的。
我们有新生入群,我们再把“肝郁线”的舌象呈上来看一下。以好融入本节课中进行学习。
这些舌象两侧这种对称性的条状的舌苔或粘液就称为“肝郁线”,意义就是代表长期严重的肝气郁结,症状有何表现呢,这个新生课下可以看看学习资料,现在不再赘述。
我们知道这无论是舌苔,还是粘液构成的肝郁线其都是在舌体之上的对称性的两条,还有一种是存在于舌质中的对称性的两条青紫色的线,这就不是肝郁线了,这叫做“肝瘿线”。
我们对照这个舌诊全息图去观察舌苔所覆盖的区域脏器就可以,舌根部位包含生殖系统(子宫,卵巢,男女外生殖器等),泌尿系统(前列腺,膀胱等),肛肠,盆腔,腰腿等。
首先湿性困重,这个人的腰部会有困重怕冷感,寒湿嘛,在《金匮要略》中既有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等。
在这个《金匮要略》中所给的方剂是“肾着汤”,即,白术,茯苓,炙甘草,干姜。
这白术,茯苓,炙甘草,都是我们李氏奇效汤中的药物,临床如果合用其他方剂有相同药物的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加了,所以这个肾着汤只剩下了一味干姜。
这也符合我们讲过的舌苔厚腻的治疗方法,首先就要加生姜(生姜更常用,如果阳虚寒重,腹泻等可以用干姜,药性更温补一些)。
不管是便秘的舌根厚腻苔,还是上面这种大便次数多的舌根厚腻苔都需要通大肠治疗。
把他的宿便排掉了,肠子空子就没东西刺激,就不会产生便意了,自然就消除了这种情况了。
有多少庸医碰到这种情况就按腹泻给予止泻,所以很多结肠炎患者久治不愈,越止泻越严重。
这舌根苔厚腻的用药很简单,也很固定,主要合用腾龙汤(薏米30克,冬瓜子(一般可以不用),桃仁,酒大黄各10-15克)。
一般的薏米用炒薏米,生薏米一般起不到除湿作用,生薏米性寒主要是清热解毒为主,清利湿热还可以,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如果是除痰湿最好用炒薏米(薏苡仁)。
这里面如果大便次数多的那种,酒大黄减为3-6克。如果是便秘严重的就用生大黄10-15克。
舌中为主,或满舌的厚腻苔,主要以运脾化湿为主,用生姜,草果,炒槟榔等治疗。
如果厚腻苔在舌根者,以下为主,使用生姜,炒薏米,桃仁,酒大黄为主进行治疗。
我们学习了舌苔增厚的病理意义和治疗方法,我们今天就学习舌苔少,无苔,剥苔的病理意义和治疗方法。
这种严重的剥苔,也可以称为“地图舌”,剥苔就像地图板块一样的一片一片的脱落。
什么叫风调雨顺呢,就是每年的降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云朵太多了,必然就会降水量多,降水量多了就容易形成内涝,如果没有云朵,就不会下雨啊,雨水太少了就会形成干旱,大地龟裂。
我们前面的用了一个比喻,就是舌苔就如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其实这也不单单是一个比喻了,这确实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舌苔的生成和云朵的生成是一个道理的。
因为庄稼植物都需要雨水的灌溉才能收获嘛,这个剥苔的舌象呢,给我们另一种感觉就是有苔的地方还有些收获,无苔的地方呢,颗粒无收,没有水液,庄稼都枯死了,这个舌苔也像是长在大地上的庄稼,或者长在大地的苔藓。
既然舌苔是水之气化所产生的物质,舌苔剥脱或少苔,无苔这就都是体内相应的区域缺水的表现。水是属阴的,所以传统中医认为少苔,无苔,剥苔都是气阴两虚的表现。
这个气虚是从哪来的呢,这个舌苔并不是我们喝的那个水液,而是气化后的物质,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也和江河湖泊的水液是不一样的,它属于是水蒸气,是水液气化后的像。
所以舌苔剥脱,反映出来两个问题,一是气化不利,二是输布问题。
这剥苔,无苔,少苔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剥苔少苔要轻一些,无苔要严重很多,尤其到了镜面舌,整体都缺水干旱了,那颗粒无收,身体里面不能正常的气化和输布水液,那还了得。
剥苔的治疗呢,我们主要根据剥苔的形成原理加桃仁(或当归),麦芽30克,还可以加党参30克。
但开胃消食药有很多的,为什么我们只选择麦芽呢?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选其疏肝行气,主升发的作用。
河北沧州名医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说:“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能入脾胃,消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药之辅佐品”。另外张锡纯还有独特的见解:“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疏肝气(疏肝宜生用,炒用则无效)”。
“用生麦芽者,诚以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若但知敛之镇之,或激动其反应之力,故又加生麦芽,以降顺其性,盖麦芽炒用能消食,生用则善疏肝气也。”
麦芽就是大麦种子的萌芽时期,就像一粒种子,埋在土中,那么厚的土壤,一个麦芽就能破土而出,那升发之力是多么的强大,所以我们选用麦芽也是取这个萌芽强大的升发之性。
所以我们加上麦芽之后,借助他的升发之性,就使舌苔重新破土而出了。
肝气不正常了,就是肝郁了嘛,所以气机被郁滞了,种子不生发,被郁在土壤里了,所以上面我们才要用麦芽升发,但是郁滞严重土壤太坚硬了,我们得破郁,疏肝,松松土。
你看这剥苔的边缘都是整整齐齐的,就像是一个国防线,或者围墙,堤岸,这个边缘是很硬的,阻挡着水液不能留到边缘的外面去,所以要破郁,郁阻破开后,水液输布无阻,才能正常的循环周身。
刚才说的上面问题再补充一点,刚才讲了剥苔发生的肝郁机制,所以剥苔的患者脾气都不会好,都是很淘气,不听话的孩子,或者容易生气的成年人。
昨天我们讲了白苔和黄苔的意义和治疗。今天我们学习灰苔,黑苔的治疗。
昨天我们通过一个油炸天妇罗的例子说过了,这白苔就似白色的面糊,放在高温的油中煎炸,白色的面糊受热一会就会变成黄色,再继续煎炸的话黄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焦黄色,然后逐渐变成焦黑色。
临床上黑苔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见到灰黑苔时一定要详细询问这种灰黑苔出现多久了,是否进食了黑色或深色的食物或饮料等,以排除染苔。
灰黑苔既然是热之极,就会出现热盛或热盛伤津的表现,如口渴,便秘等,体内有火慢慢的炙烤着,把舌苔都烤成焦黑色了,通过这种象就会联想到很多症状表现的。
刚才我们讲了,遇到这种真正的黑苔,一般都是很严重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详细的了解病情,自己量力而行。
也就是这种黑苔就是适合长期使用大黄治疗的患者,为什么要选择大黄呢?
我们举得油炸天妇罗的例子还记得吧,舌苔黄黑是因为高温(油炸)的原因,但油为什么会高温呢,因为下面有火在燃烧啊,如果油不热了面糊就不会被炸焦黄了,所以要想消除油热,就得把锅下的火给去掉。
这在中医上叫“釜底抽薪”,也就是把锅下面的柴火抽掉了,锅不热了,锅内的东西都会慢慢的清凉,不再沸腾。
所以我们采用大黄就是这个道理,使下焦通畅,火从下焦而导泻,所以不再炙烤舌苔,慢慢的黑苔就会消掉了。
一般的可以用大黄10克,严重便秘的可以加至15-30克(也可以加芒硝),便秘不严重的,或者便质偏软,容易腹泻者也可以先从小量使用,逐渐视情况加减剂量。
这个舌苔是由黄苔慢慢的像灰黑苔转化的过渡阶段,现在处于黄灰黑苔之间,上次课我们讲过了,这是内热逐渐炙烤导致的有黄,逐渐焦黄,转而焦黑。
我们治疗要“釜底抽薪”,泻大肠,去火种,大肠通,肺气降,金制木,“肺气一降,诸气皆顺”。
这肺位居最上,为五脏之华盖,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也为气之上源。
打气筒我们都非常熟悉,这肺主宣发肃降,我们在给车打气的时候要先向上拉气筒(宣发),把气吸进来,然后再向下压(肃降),然后一直用力按到底,气管内的气体就都被压出去了。
所以这最高位置的肺就相当于这个打气筒的作用,下面不通了,气管里气满壅塞,我们泻肠降肺,肺气一降,气筒(身体)里面一切的壅塞之气都会顺降的。这个患者就好治疗了。
基础方加大黄10克,葛根30克,玄参30克,桔梗10克,生姜10克。
舌苔少,灰黑苔也干燥,都是缺水干旱的表现,需要补充水分,可以加量生地,也可以使用玄参(肺喜润而恶燥)。
葛根,桔梗也是起到一个把肺气向上提,然后再降气的作用。这两个药我们传统中医认为都是升提药,都可以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等症,其实这二药是先升后降的作用。
另外从整脊正骨的这个角度讲呢,咽喉不适,梅核气,异物感,甚至鼻炎,牙痛等问题,都与颈椎椎体关节紊乱有关系。
所以既然舌象上显示了使用葛根的特征,所以“有其舌,则用其药”,治疗不会有错。“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另外据资料记载,临床还可以见到红苔,紫苔,绿苔等,如果见到了在排除染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详细的观察或配合问诊等方式,考虑发生的原因,然后做针对性治疗。
我们会从舌苔,舌形,舌质,舌底四方面分类进行深入讲解。望舌形部分是我们李氏奇效舌诊中最独特的一部分内容,也是通过望舌进行准确诊断的关键所在。
望舌形,即对舌体的形状,舌体的厚薄软硬、大小胖瘦、高凸凹陷、齿痕裂纹、舌体及舌中线的中正与歪斜、舌体运动的灵活与呆板的观察。
舌形对于我们诊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今天我们一个学员的舌象。
我们就是通过抓住了对舌形的微妙的变化,从而诊断其左侧肩部及腕部的不适感。
例如昨天一个新学员的疑惑,看到了患者舌尖的改变,就诊断为头痛,结果出现了问题。
就像我在图片中的对话说的一样,这舌尖形状的改变,确实是头脑,心部出了问题,但是这些部位的问题就多了去了,如何能明确的诊断是失眠,还是嗜睡?是头痛,还是头晕,还是头沉?
今天我们只做一个对望舌形的了解,在今后的课程里再逐渐的展开,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