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其病变特征是结核结节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类型为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含有脂质、蛋白和多糖类三种成分:①脂质:特别是脂质中的糖脂更为重要。糖脂的衍生物之一称索状因子(cord factor),能使结核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呈蜿蜒索状排列。这种形式生长的结核杆菌在动物体内具有毒力。另一种糖脂为蜡质D(wax D),将其与结核菌体蛋白一起注入动物体内,能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造成机体的损伤。此外,磷脂还能使炎症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从而形成结核结节。脂质除可能与毒力有关外,还可保护菌体不易被巨噬细胞消化。②蛋白:具有抗原性,与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并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③多糖类:可引起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以上内容摘自《病理学》第十八章传染病)
.png)
.png)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