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万千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它是——
开了一个大补气血的方子,文小叔觉得很有必要重复一下这个方子:方子由五味药组成:
不要胡思乱想一整天;每天七分饱,适当吃点粗粮,坚持一辈子;不要熬夜一辈子;不要纵欲一辈子;适当运动天天。
昨日有小伙伴在文章后面留言,说这个方子还可以加上一味药:控制自己的情绪。
觉得说的很对,所以在此补充一下。
这个方子不需要花一分钱,如果每日能够服用,并坚持不懈会有惊人的效果,大补气血的能力毫不亚于人参鹿茸。
但仍然有很多人说这个方子太稀啦,希望来点补气血的干货。
很多时候看似稀,却比所谓的干货更有价值,这个需要慧眼识珠的人去发觉领悟啦。
干稀结合才是王道。所以今天文小叔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个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这个方子很多人都在用,这个方子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以至于很多药膳中都有它。
这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发明的。
术业有专攻,虽然中医没有分科,但李东垣这个名医呢特别擅长治疗各种脾胃的病,他对脾胃的重视程度在历代医家中也算是罕见的。他认为脾胃属于五脏六腑的中心,任何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脾胃的调理。李东垣专门写了一本书《脾胃论》来论述他的观点。
脾胃又是气血的来源,于是李东垣发明了这个千古流芳的气血双补的方子。
这个方子只有区区两味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现在的大夫一开起来药方来就是几十味药真是不敢恭维。所以文小叔非常佩服李东垣。

这个方子的第一味药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芪。
李东垣对黄芪的厚爱是受了他师父张元素的影响。张元素说黄芪有五大好处:各种虚它都可以补;对元气很有好处;能够强壮脾胃;能够去掉肌肉里的热毒;能够活血生血、排脓止痛。
黄芪真是个好东西。
如果说三七补血第一,那么黄芪就是补气第一。
有小伙伴问了,不是人参补气第一吗?怎么成了黄芪补气第一呢?
人参补气小伙伴们都知道。人参大补元气,峻猛而燥烈,回阳救逆,一般人可消受不起。再者人参产量少,物以稀为贵,高高在上的价格老百姓也吃不起。
黄芪就不同了,它补一身之气,力道绵柔而缓和,在你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它慢慢的把你的气补起来,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黄芪这种温柔的补气之法,所以适合很多人。黄芪补气,五脏六腑的气都补,但主要补肺气与脾气。
黄芪还很亲民,价格很便宜,三十四块钱一斤的样子可谓平民老百姓吃得起的“人参”啊。
动不动就感冒的人要吃它;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人要吃它;大气下陷腹胀胃下垂脱肛腹泻的人要吃它;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的人要吃它;水肿虚胖的人要吃它;高血压的人要吃它……
大诗人苏东坡在历代诗人中最会养生,不惑之年曾经大病了一场,他老人家病愈后就用黄芪来调理虚弱的身体,并有诗云:“黄芪煮粥荐春盘。”
无独有偶,大诗人白居易对黄芪也情有独钟,隔三差五就煮黄芪粥喝,也写过一首关于黄芪的诗《斋居》:“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勺粥,赤箭一瓯汤。”
好喽,说完黄芪,再来说说这个气血双补方的第二味药:当归。
当归这位药很有诗意,当归不归,妇人思之,是为当归。
后人都以为当归只是妇科良药,其实不然,当归女人可以用,男人也可以用,因为它只是一味非常好的补血良药。
说起补血的药,小伙伴们肯定会想到另外一味补血的药:阿胶。
阿胶的补血力道众所周知,尤其是驴皮熬制的东阿阿胶,但阿胶补血有一个大的缺陷就是太过于滋腻,脾胃虚弱的人很容易虚不受补,而现代的人多数是脾胃虚弱。所以要想吃阿胶不上火,要用黄酒来蒸。
阿胶的这一缺陷当归就没有,当归补血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补血还活血。
小伙伴们要记住哦,如果补进去的血不活,再多的血也是一滩死血。
当归能够让血流动起来,这一点非常妙。所以血虚又有淤血的人特别适合用当归,比如月经量少,有血块,颜色暗沉的妹纸。
说到这,要出个题给小伙伴们啦,当归有归头、归身、归尾之分,功效侧重点不同哦,小伙伴们知道补血最好的是哪部分吗?欢迎留言。
所以,李东垣发明的这个气血双补的方子就是:黄芪当归汤。
要说说黄芪当归汤的奇妙之处。
很多人补血没有效果就是没有明白气血要一起补才有效果,光补血不补气是不行滴。
为什么呢?
气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依相存,谁也离不开谁,离了谁大家都活不了。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共存,孤阴不长,孤阳不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简单地说就是气领着血往前走,但气又是血生出来的。
所以补血必须要补气,不然补进去的血没有气的统领也活不了多久。同样补气必须要补血,不然没有血的制约,气就会乱窜,就会捣乱。
所以,气血双补是最好的方法。黄芪当归汤就是气血双补的经典代表。
《汤头歌诀》用一句话说出了黄芪当归汤奇妙之处:“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
可见,这个方子里黄芪的用量是要远远大于当归的。那么这个方子具体怎么用呢?
请小伙伴们擦亮眼睛哦:黄芪30克,当归6克。这是一天的量,最好早上喝。
什么人不适合黄芪当归汤呢?感冒的人、孕妇、有实热的人。
如果你不太喜欢喝药,把这两味药材与乌鸡一起炖,就是一道非常美味又养生的药膳啦。特别适合坐月子的宝妈们喝。
有了黄芪当归汤,气血双虚的人再也不用愁啦,不过切不可忘乎所以,前提是必须先服用文小叔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个很“稀”的方子。
其实文小叔还有一个大补气血的食疗方,只需一种食材,只是小伙伴们觉得它太过简单太过普通,所以文小叔暂且不说啦,想知道的就在文章后面留言吧。
大医至简,真心希望小伙伴们能够领悟这个道理。
冬天喝它,补气养血,喝出好气色~让你年轻几岁!
气血不足是很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轻女性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气血调理好了,整个人才能元气满满。
我们古代有个补气血的名方,就是——当归补血汤。
点击视频查看老师解读



我们祖国传统医学认为,
黄芪性味甘,是一味健脾补气的良药。因此,气虚的朋友可以服用黄芪来补气。
当归有补血的效果。这款当归补血汤可以说是补气血简单有用的方剂了。
当然除了这两款中药,饮食上,补血推荐大家吃:
红肉、血豆腐、木耳等等,补气的推荐:
大麦、山药、大枣等等。
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
中成药,乌鸡白凤丸既适合大补女人的血气不足,也适合大补男人的血气不足,虽然名字叫做'乌鸡白凤丸’,但绝对不是专门给女人们吃的,
当归作为药食同源的补血中药,可以用在药膳中。
用15克当归和一只老母鸡同炖,再加上15克补气的人参,就成为很有名的“归参炖母鸡”,用来治疗久病体衰,能够大补气血。在古代,很多坐月子的女人都要吃这种药膳来补身子。
同样的道理,
如果当归和补气的黄芪同时入药,就会生成一个中医名方“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这是补气生血的精简方,可用于各种男女老少贫血、女性经期或产后血虚。
不过,补血方子最有名的还是“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地黄四味药组成.补血最快的方式,就是从月经结束那一天起每天喝四物汤,连喝3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水煎服。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本方以甘温味厚的熟地为主,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综合全方,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如果以后你有经血过多、色紫黏稠的情况,说明你又增加了血淤的病证,那么?只需要在“四物汤”里增加两味治疗血淤的桃仁、红花,就成为治疗血虚兼有血淤的“桃红四物汤”;而如果你月经过多,淋漓不止,就需要在“四物汤”里增加具有止血作用的阿胶、艾叶、甘草,制成养血止血的名方“胶艾汤”;如果你月经提前,量多色淡,那就是气虚不能摄血,要在“四物汤”中加入补气的人参、黄芪,这就是《医宗金鉴》里的“圣愈汤”;还有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都是四物汤这个伟大“母亲”的子子孙孙。
[加减法]
1.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 延胡索10克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克 黄芪18克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克 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克 艾叶10克 阿胶10克
〖附方一〗胶艾汤
方源:又名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
组成:川芎甘草各二两〔各6g〕 阿胶 艾叶 当归 各三两〔各9g〕 芍药四两〔12g〕干地黄 六两〔15g〕
用法: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苔漏下血,腹中疼痛。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出血,属于冲任虚损者。
〖附方二〗桃红四物汤
方源:《医宗金鉴》
组成:四物汤加桃仁 〔9g〕 红花 〔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胶艾汤与桃红四物汤鉴别:胶艾汤较之四物汤多阿胶、艾叶、甘草。阿胶功专滋阴补血,又善于止血,艾叶长于暖宫止血。两味与四物汤合用,则侧重于养血止血,兼以调经安胎,是标本兼顾之方。桃红四物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桃仁、红花,因此偏重于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金匮要略》上的一张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只需要到药房购买“当归”这一味中药就可以了,生姜和羊肉自己到菜市场购买,按照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300克的比例炖肉汤,自己做既是药方、又是美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个方子是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当归补血,羊肉补气,生姜驱寒,所以,对于平素血虚、气也虚的人大有裨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张药食同源的补血方子偏热,所以适合寒性体质的人,而不适合于热性体质的人。
如果您的脾胃虚弱,建议您先调理脾胃,脾胃调理好了,才能消化吸收食物,药物。
补气血的中药茶有哪些
补气血的中药茶有哪些?黄芪可以补气,当归可以
补血,当归黄芪茶能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因此想补气血,不妨喝喝当归黄芪茶。
当归补血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黄芪补气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
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当归黄芪茶的制作方法:
(1)黄芪和当归的分量是5:1的比例,如黄芪30克,当归6克。
(2)将黄芪、当归“三煎三煮”,然后将三次煮好的水倒在一起喝。
注意:气血虚弱,久病初愈,手术恢复期和老年人可以多喝当归黄芪茶。阴虚火旺,瘦弱的人尽量少喝当归黄芪茶。
感冒病人,经期的
女性不能喝当归黄芪茶。
以上就是“补气血的中药茶有哪些”的内容,更多健康问题,可点击 咨询在线医生,专家会通过网络问诊,在线详细分析病情,为您提供专业个性化诊疗方案,帮你尽早解决疾病难题。
什么中药泡水喝补气血,中药补气血药材有哪些
气和血都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在功能上气血是密切相连的,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相对平衡,气血应该调和,如果气血不和,则百病变化而生,因此在调理身体时,应注意气血同补,那么什么中药泡水喝补气血呢?
1黄芪泡水补气升阳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含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质,生物碱,多种氨基酸,胆碱,叶酸,熊竹素以及微量元素硒。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补中益气,温养脾胃。
临床应用:1.用于慢性衰弱者,表现为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语言低微,脉象濡缓,久服黄芪有较好疗效;2.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3.治疗一切痹病,如周围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治疗表虚自汗症,急,慢性肾炎;5.用于治疗消渴,常与山药,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等配伍。
2太子参补气益血
太子参味甘,苦,性微温,入心,脾,肺经。含果糖,皂苷,淀粉,精氨酸等。
功效:滋养强壮,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临床应用:体质虚弱而属阴虚者较适用,尤其适宜于肺气不足,伤津口渴,阴虚咳嗽的病人;2.改善消化吸收功能;3.小儿病后体虚无力,自汗,配以浮小麦用。
3生地黄滋阴养血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块根主要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以及少量的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有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与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滋阴养血,养阴生津。
临床应用: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1.治疗温热性疾病,有舌绛,口渴,便秘,睡眠不安证候者,可配玄参,麦冬以清热;2.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治吐血,衄血可配伍白茅根,芦根,治尿血配木通,车前子,痔疮出血可配伍地榆,槐角。3.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所致的咳嗽,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4.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癣等;5.用于治疗糖尿病,配伍天冬,枸杞子等;6.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当归补血和血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根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临床应用:当归为中医临床用得最多的中药,凡需养血通脉,无论属血证,虚证,表证和痈疡,都可用当归。
1.用于妇科调经:取其有行血,镇痛作用。可能是加强子宫收缩而排瘀血,或弛缓子宫痉挛而 镇痛,配以熟地黄,川芎,白芍(即四物汤)。
2.用于养血:对心血虚之心悸,健忘,失眠,心神不宁等,用当归养血以安神。
3.用于治疗肢体瘀血:在跌打方剂和治疗鼻塞性脉管炎的方剂中常用当归。
4.用于治疗腹痛:对气血瘀滞而兼虚寒的腹痛较适宜。
5白茅根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肠经,含多量钾盐,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淀粉等。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水肿。1.用于治疗咯血,鼻出血,尿血而属热证者,需配以生地黄,黑栀子,藕节等。2.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配以车前草,玉米须等。3.用于治疗温热病烦渴(配芦根),恶心呕吐(配葛根)。此外,以白茅根,赤小豆共煎汤,对治疗黄疸水肿有一定作用。单用茅根煎汤代茶可清热利尿。
6白芍养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脾,肝经,根含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酸,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柔肝止痛,养血补阴。1.治疗腹痛,能解痉而缓和肝气之,配伍柴胡清肝解郁,镇痛效果更好;2.治疗痛经,取其养血和镇痛作用,配伍当归,熟地黄等;3.治疗由血虚引起的四肢肌肉痉挛抽搐,尤其小腿腓肠肌痉挛,能解痉而镇痛,常配伍甘草用,有协同作用;4.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等,为养肝阴之主药。
7何首乌养血祛风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入脾,肺,肾经。何首乌根和茎含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淀粉,粗脂肪,卵磷脂等。
功效:养血祛风,滋阴强壮,补益肝肾。
临床应用: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腰膝软弱。1.治疗血虚体弱,尤其适宜于虚不受补者,因何首乌补而不滞,不易引起胃肠积滞或激动肝火;2.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常服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症状。3.治疗神经衰弱,与安神药同用,如配伍磁石,丹参,五味子,酸枣仁则 效果更好。4.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风燥疾患;5.治疗疟不止,瘰疬蔓延,疖肿等。
这副中药的功效怎么样?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党参10克 黄芪10克,阿胶1/3块鸡蛋一只,睡前吃。具体步骤:1、药材和鸡蛋加水两碗一起煮,烧十分钟。
2、蛋熟后取出,剥壳放入再煮,同时加入三分之一条阿胶再煮10分钟。
3、吃蛋喝汤 (睡觉前吃) 这个方子很好,它的功效应该是补气养阴血,治疗气血两虚兼有气滞证比较好,可以坚持每天一付,连续服用。本方有补气的黄芪和党参,还有补血的当归和阿胶,四药相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关键是川芎和当归的配伍,川芎活血理气,为血中之气药,当归补血活血,这样整个方子补血而不腻,补气而不滞,不仅气血双补,而且调和气血,更难得的是鸡蛋的妙用,鸡蛋为阴阳混沌未分之物,与上药相合,气血阴阳并不,鸡蛋尤为血肉有情之物,利于人体的吸收!更加适合于年老体弱或女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