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治疗癌症吗?
之前发布了一篇关于中药治疗癌症的文章,颇有一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那么接下来我就重点写一写中医是如何治疗肿瘤疾病的。
中医治疗肿瘤疾病源流浅述
膀胱癌中医论治
具体在膀胱癌的治疗上则是补脏器气血之不足,尤其是肾,又要消除脏腑积聚之邪,尤其是膀胱,要尽量消除膀胱所结聚之瘤,比如膀胱上皮细胞肿瘤等。
膀胱中的瘤,会有坏死、出血的恶性病变。由于膀胱中有尿液,在肿瘤出血期间有极大的感染风险。尿液中除了血液,还会有血块,导致尿痛。
瘤体坏死的时候,尿液中会有腐肉样物质排出。一旦有血块、血液排出,提示膀胱中的肿瘤其实已经不小了,而且还出现了破溃。腐肉排出,提示膀胱体正在不同程度的走向腐烂,恶病质不断扩大。血块和腐肉都具有阻塞尿路的风险,造成尿痛、尿不尽、尿闭。一旦发生小便不自主外流,或滴答外流,则提示肾气欲败,有衰脱或气化失能的肾衰竭、尿毒症之变。
因此,止血以保血再间接保气,气血为人生之根本,此为“守”。利水,则畅通水道,防止气化不利,水道失常,此为“疏”。散瘀活血破血消瘤,防止瘤体持续扩张,化腐生新,此为攻。补益气血,补脾胃,为活血甚至破血消积消瘤提供基础,补益肾气,滋阴补阳,以从根本直接增强抗病邪能力,以期能经受肿瘤所累。
“守”、“疏”、“攻”、“补”,此谓之“用药如用兵”。在下面具体几个方药中都有体现。治疗癌症不要总想着秘方、神药,辨证论治,方证相对,是中医治病的不二法门。
1.症见尿血、排尿困难、末端尿痛、腰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属热证,下焦之热入血分,损伤阴洛,瘤体出血血块经过尿路而痛。治以补脾肾、补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散血、化瘀缩瘤。
生地30 鸡血藤40 大红藤24 忍冬藤24 败酱草40 丹皮15 赤芍药24 炙甘草5 怀牛膝30 杜仲30 生侧柏叶15 地榆15 醋鳖甲15 党参20 黄芪20 川牛膝12 大蓟20
重用止血药,乃是治标,防止血亏,减少血块生成,不断涌入尿路,这是造成尿痛、尿不畅的原因。因此不过分适用利水药,但也不可不用利水药。利水药有助于水液支持代谢,以及配合散血药排尽膀胱内残血以及残留血块。而活血散血的目的在于缩瘤或控制瘤体不再疯长。以上用药不必拘泥上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将药量药味增减。
恶性癌症或者高龄患者,能长期维持现状其实就是一种胜利。急于缩瘤未必奏效,反而容易损伤正气。过于利水反而造成虚损。
2.尿血,尿路灼痛,尿黄,舌赤白苔,脉沉数。
墨旱莲 石韦 生薏苡仁 瞿麦 萹蓄 大蓟 仙鹤草 各50g
女贞子 30g 地榆15g 益母草30g 川芎12g
清湿热、利水、滋补肝肾、止血、活血消瘤。
3.尿血、头晕、心悸、气短、腰痛、尿频,一次尿一点点,尿色如浓茶,小腹坠胀,脉细数。
薏苡仁、白茅根各60g 夏枯草 昆布 生牡蛎 瓜蒌 半枝莲 沙参 丹参 土茯苓 玄参 各30g 清半夏12g 川贝母 青皮 陈皮 莪术 荆三棱 水蛭 各10g
辅以小腹艾灸
尿频,每次只能尿少量,比较危险,恐有更为恶劣的机转。急当通水道利小便,清热解毒,滋补阴虚清虚热,破血化瘀消瘤,更佐昆布、川贝清热散结消瘤,增半夏逐痰饮消瘤。
4.蜣螂虫 10g 白花蛇草60g 半枝莲60g 野葡萄藤60g 河白草30g 金茶匙30g 无名异15g
蜣螂虫有破瘀通大小便的功效,民间有用此治疗膀胱癌的偏方流传,但由于其有通便的作用,大便软泄慎用,或佐以健脾胃之药。野葡萄藤有清热止血止痛的功效。河白草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的功效。金茶匙、白花蛇清热解毒有抗肿瘤的功效,无名异主要是止血。此方为民间验方,以上为方剂解毒,适用热证,症见尿血、尿痛、尿路灼热、腰痛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在本方中加入补益气血补益五脏之药。
5.怕冷 手脚冰凉 血尿 尿痛 腰痛 浑身无力 大便溏
炒附子15g 干姜15g 黑豆15g 先煎
另茯苓15g 鳖甲20g 白头翁15g
若大便干 则以金匮肾气丸汤或右归汤加减之。
此证中怕冷阳气衰微,因此保阳成了核心重点。
6补中益气汤加减之
主要用于不思饮食、食欲不振、 大便溏、羸瘦虚衰,脾胃弱的人群。脾胃弱,百病生,利水、活血、止血、散瘀均难奏效。此策略体现了要保住后天之本的理念,在保后天之本的前提下进行疏解、止血、活血、散淤、消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