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多认为与内耳供血不足有关。笔者自1995年2月至1997年3月采用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收治30例,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28~68岁;病程1~4年。均为持续性单侧耳鸣,其中高调17例,低调13例。耳镜检查鼓膜正常或轻度内陷,无中耳炎病史。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柴胡、川芎、香附、蝉蜕、升麻各10克,丹参、云苓、当归、太子参、黄芩、枸杞子各15克,葛根、白茅根各30克。
每日1剂。
治疗结果:疗效判定以患者自觉症状为主。耳鸣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为痊愈;耳鸣转变为低音调间断性为好转;耳鸣无改变为无效。疗程6~34天。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
讨论:耳鸣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笔者认为:耳鸣与耳内微血管痉挛,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外周阻力增加,血流灌注不足有关。因此,采用活血行瘀通窍中药治疗耳鸣,具有调节血管,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微循环血容量的作用。方中香附、川芎、丹參、白茅根、当归活血行瘀通窍;枸杞、云苓,太子参调和气血,降低血粘度,配合葛根、柴胡、黄芩协同扩血管,改善外周阻力,恢复血管弹性。诸药合用,使耳内微循环得到改善。用此法治疗耳鸣,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