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弟子搬杆子以后没出头,很大程度上和立堂的过程着直接的关系。
本篇,我们就梳理一下,办理出马容易在哪些环节出问题。
一、没有应仙
很多弟子自己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立堂、到没到时候,完全是听领堂师傅的安排。
实际上,该不该出马弟子说了不算,领堂师傅说的也不算,得看仙家的意思。
所以,立堂之前必须应仙,仙家答应了,同意了,这个堂才能出。否则即便是先立上了,也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能解决一些虚症,但是没法出头看事。
二、白天立堂
听过“神调”的都知道,立堂需要“日落西山黑了天…”
实际上不必拘泥于天黑,但也不能任意妄为。
上午阳气生发,中午阳气正盛,肯定是不利于搬杆子的。如果非要定个时间,怎么也得下午三点以后才相对靠谱。
为什么老话讲“宁搬十女,不搬一男”?就是因为女性属阴,利于仙家上身,而男性阳气盛,仙家不容易捆窍。
所以,就搬杆子而言,不仅女性有优势,合适的时间也同样能事半功倍。
三、师傅代报
身后师傅不上自己身,反而捆了其他人的窍,肯定是不靠谱的。
就算是没上领堂师傅的身,是由领堂师傅查出来的,那也不对劲。
如果能查,直接在看事儿的时候查完,然后写个单子供奉多好,何必要走个流程多此一举呢?
四、清风乱安
很多师傅号称“没有清风不成堂子…”,还说什么“清风走地府,没有清风查不了地府的事…”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人子弟的说法。
清风鬼主,有则立,没有就不上堂。难道家里没有横死少亡、顶香出马的还现杀两个?
有的家中明明没有清风鬼主,师傅查出来说是什么唐朝、明朝的,这更是扯淡。有这么多年的道行早出来了,还用等到新社会?
至于“走地府”的说法,胡小仙不评论,但是建议先把人间的事看明白再说吧。有的弟子看个工作,看个感情都稀里糊涂,还看什么地府?
堂口本来就有“清堂”和“混堂”的区别,而且二者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刻意追求混堂很有可能翻堂。
五、无视礼法
立堂必须要“审仙验道”,很多师傅搬杆子真省事,报个名写上就行,也不考究对方有没有道,适不适合上堂。
有的倒是知道盘问一下,结果就问一些没用的,什么在哪练道、有几年的道行…
真想把堂子立稳,必须仔细盘问仙家,让仙家显出道行来。本篇来源于公众号:胡黄白柳灰,ID:chumajiaoliu,作者:胡小仙&黄小仙。每周推送与仙家有关的内容,敬请关注。
六、不用二神
其实搬杆子确实不是必须用二神,在“出马”诞生之前的“香门”时代,师傅给弟子安坛都是一个人搞定。
但就是因为这种做法有弊端,所以在从香门到出马的转变过程中,加入了萨满的二神形式。
一是能避免大师傅一人独断专行,忽悠不懂的弟子;二是因为帮兵懂得有可能比大神都多。
一个二神可以跟很多大神靠凳,见得多,有经验,而且二神都是实打实学出来的,规格礼法这方面比大神专业,尤其是神调的鼓点节奏有助于弟子进入状态。
当然了,二神不是必须要用,但是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特立独行。
七、组团出马
这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也是对仙家的不尊重。
搬杆子的过程各不相同,有的仙家下来很容易,有的弟子能折腾一宿。一个帮兵负责一群人,应该多照顾谁、少照顾谁?这要能把仙家安排明白,除非大师傅和二师傅都有三头六臂。
懂《易经》的人都知道,一阳二阴为君子之道,一阴二阳为小人之道。
大神好比君主,二神好比人臣。只听过一皇上带着满朝文武,哪有N个皇帝命令一个官员的?
过去萨满请神甚至一个大神匹配两三个帮兵,帮兵下边还有栽力(二神学徒)。也就是说,一场请神活动,很有可能是一个大师傅带着帮兵以及学徒十来个人。
八、视频请仙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有一定认知的人都知道,这种方法非常不靠谱。
当然了,简单的请下来聊一聊,验验道还是可以的。但如果是视频办理出堂,那纯纯是扯淡,现场大师傅加二师傅折腾一宿,遇到难缠的都弄不利索。
如果视频能弄明白,那干脆连领堂师傅都可以取缔了,自己在家就能出。
九、堂口形式
堂单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符合大众审美,弟马自己看着规矩舒服就行。有的堂单弄的花里胡哨,名头众多,明显是哗众取宠,未必有真本事。
还有的堂单是打印的,怎么说呢,不反对,但非常不建议。
至于堂口,有的喜欢披红挂绿,有的喜欢供奉各种仙象…都可以,但不是必须。如果有师傅说不供奉就如何,逼弟子花钱,那肯定就是神棍。
真有道,一个香炉碗都能端起这碗饭!